美国军火商雷神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不客气地表示,如果真和中国开战,美国军队就别指望还能拿到含有稀有金属的物资来补给了。 这些稀有金属虽然在部件里不起眼,但没有它们,导弹的制导模块、战斗机的传感器、雷达系统里的核心组件都没法按要求制造。 问题是,美国八成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更关键的是,就算找到了其他产地,真正能把原矿加工成可用材料的能力,全球大半也掌握在中国手里。 美国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不是一年两年造成的,几十年前,美国国内也有稀土矿和加工厂,但后来为了省成本、避开环保压力,这些环节被有意地外包到海外。 结果就是产业链被一点点搬空,工厂关了,工人转行,技术断层,自己手里几乎什么都没留住。 每到局势紧张,美军就要盘点稀有金属储备,结果发现严重依赖进口,一旦有冲突,这条供应链很可能瞬间卡死,对像雷神这样完全靠武器出货的企业来说,原料断供就等于停产,这不仅是军事风险,直接就是经济损失。 为了补这个漏洞,美国开始谈重建稀有金属产业链,从重新找矿,到建设冶炼和精加工设施,都需要真金白银,还有漫长的审批流程。 等环节一个个落实下来,短时间根本看不到产出,即便今天开动机器,也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形成稳定生产力。 美国还一度指望盟友帮忙,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但这些国家的储量和产能都比不上中国,有矿没厂,加工能力跟不上,而且环保审核、回报周期等现实问题让扩产更困难,这些地方能提供一些原料,但完全替代中国几乎不可能。 在短缺的情况下,美国一些军工企业只能换思路,优先生产对稀土依赖较小的装备,比如老型号的装甲车和炮弹,这样至少工厂还能运转,但新式武器的产能大幅下降,如果真爆发激烈冲突,这样的装备水平可能造成战场劣势。 实际上,这种对关键材料的依赖不仅困扰美国,欧洲在电动车、电池制造上同样要靠进口稀有金属,全球供应链越长,对少数资源集中的国家依赖就越深,一旦关键环节出问题,冲击就是全局性的。 对美国来说,这不是单纯买矿的问题,而是几十年来产业外移的后果,现在想补课,既得重投资金,还得重建工艺和人才队伍,这不是一两份计划书就能弥补的短板。 在稀有金属领域,中国拥有成熟的全产业链和稳定的产能,这是多年积累的结果,短期内,美国很难摆脱这种依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