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天津港

2年前,蒙古想跟美国做稀土生意,结果发现自家没港口,于是想低价租用中国天津港50

2年前,蒙古想跟美国做稀土生意,结果发现自家没港口,于是想低价租用中国天津港50

2年前,蒙古想跟美国做稀土生意,结果发现自家没港口,于是想低价租用中国天津港50年,还催中国“一年内建好”,摆明是急着给美国送货,那么蒙古这笔过路费,我们要不要收?2023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加大力度调整供应链结构,针对关键矿产资源寻求多元化来源。稀土作为电子产品和国防装备的核心材料,全球供应格局中中国占有主导地位,美国进口比例高达八成以上。蒙古境内蕴藏大量稀土矿藏,估算储量超过数百万吨,分布于南部戈壁地带。这些资源吸引国际投资目光,尤其在美国推动去风险化背景下。6月底,美蒙两国在华盛顿签署谅解备忘录,涉及技术援助和矿产勘探合作。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随后访问美国,进一步巩固双边矿业协议。蒙古经济依赖矿业出口,煤炭和铜矿占比超过出口总额四分之一,新兴稀土项目被视为财政增长点。作为内陆国家,蒙古缺乏海港,货物运输需借助邻国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中蒙边境铁路连接中国北方铁路网,最终抵达天津港出海。现有通道虽支持煤炭运输,但稀土出口规模扩大后,面临容量不足问题。美蒙合作协议签署后,蒙古矿业部门启动出口路径优化评估。天津港成为首选通道,距离矿区最近,海运至美国西海岸仅需两周时间。8月初,蒙古代表团在北京与中方贸易官员展开磋商,提出租借天津港区内10公顷土地,期限50年,租金设定在较低水平,仅覆盖基本运营成本。该提案源于2009年中蒙签署的东疆保税港协议基础,但此次扩展需求更具体,包括新建仓储和装卸设施。蒙古方强调需在中方支持下,一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匹配首批稀土样品出口时间表。美国企业已进驻蒙古矿区,进行勘探和采购准备,首批合同价值数亿美元。谈判焦点集中在租金和建设责任划分,中方指出港口投资累计数百亿元,需遵循市场原则。蒙古计算显示,低租金能降低整体物流成本,提升竞争力。磋商过程中,蒙古代表提供详细数据,预计年吞吐量达万吨级别,要求中方承担首年建设费用,包括地基加固和电力系统升级。天津港作为亚洲主要枢纽,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蒙古现有专线已处理部分矿产,但稀土运输需额外防护措施,如防尘包装和辐射监测。中方团队回应需进行安全和环境评估,避免潜在风险。蒙古急于推进,源于美国采购意向明确,延误可能影响资金流入。提案中附带环境报告和预算表,分阶段列出建设进度:地坪浇筑、设备安装及测试运行。双方交换文件,蒙古方调整条款,试图说服中方接受低价租赁框架。该事件引发关注,涉及地缘经济因素,美国意图减少对华依赖,而蒙古寻求经济多元化。谈判进入技术细节层面,中方工程师展示港口运营模型,模拟稀土物流流程,从边境卸载到船边装载。蒙古官员输入参数,评估吞吐效率,提出联合巡检机制,每季度派员检查设施。租金议题反复讨论,蒙古坚持低于市场基准,以锁定长期通道。中方重申基础设施价值,建议纳入安全协议,避免敏感货物混运。蒙古矿产出口依赖中国通道,煤炭年运量已达千万吨级,稀土项目若落地,将进一步增加负荷。该提案背景中,美国国务院推动矿产链扩展,蒙古平衡多方关系。磋商虽未立即敲定,但蒙古姿态显示出紧迫感,首批样品已准备待运。

天津港保税区实现外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

这标志着由天津港保税区承接的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项目正式落地,开创了外资登记便利化服务新模式。“以前只知道内资企业登记能这样办,这次外资企业也实现无纸化登记了,足不出户,全程网办,为我们节省了大量...
2025服贸会|以港产城融合为引擎 天津港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

2025服贸会|以港产城融合为引擎 天津港打造双循环战略支点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主要由北疆、东疆、南疆、大沽口、高沙岭、大港六个港区组成,是京津冀的海上门户,距雄安新区最近出海口,辐射“三北”内陆腹地,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中国口岸协会副会长叶敬彪在会上表示,口岸是一个...

天津港首票乙酸乙烯酯危化品顺利出运

日前,78箱3类危化品乙酸乙烯酯在天津港物流发展公司旗下物泽物流堆场完成集结,并安全高效装船发往海外,这标志着天津港首票乙酸乙烯酯危化品出运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津危启航”品牌在拓展危化品全品类服务能力上的又一...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口。面对蒙古这个无港口国家想借道做生意的请求,且不愿支付高额租金。那么,我们会是什么态度呢?要知道蒙古可是个实打实的内陆国,全国连一米海岸线都没有。他们的矿产要出海,要么借道俄罗斯,要么就得靠中国的港口。这些年蒙古93%的外贸货物都是通过中国口岸运输的,光二连浩特一个铁路口岸就承载了大半货运量。现在他们捧着310万吨稀土储量这块香饽饽,一门心思想绕过传统合作模式,把资源给美国送去。可矿产出口不是空手套白狼。蒙古自己的开采能力摆在那儿,2021年采矿业虽然占了GDP的四分之一,但真正能形成规模出口的产能少得可怜。当年他们偷偷和美国眉来眼去,想把稀土直接运过去,最后还不是因为没有像样的运输通道和加工能力,让计划落了空。现在倒好,想借中国的港口当跳板,还不愿掏合理租金,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国际上港口租赁从来都是明码标价的生意。新加坡港的码头使用费按集装箱计收,鹿特丹港的堆存费每天都在变动。蒙古却想搞特殊,既要长期占用天津港的宝贵泊位,又不想承担建设成本。他们怕是忘了,中国帮蒙古建过多少基础设施?从跨境铁路到边境口岸,哪样不是真金白银的投入?现在要开辟新通道,凭什么让中国单方面追加投资?更让人费解的是,蒙古一边催着中国加快港口建设,一边忙着和美国签协议。美国倒是画了个大饼,说要合作开发稀土,可到现在连一分钱实质性投资都没到位。厦门大学的专家早就点破了,美国签的这类协议多如牛毛,最后能落地的没几个。蒙古放着稳定的合作伙伴不顾,非要去抱虚无缥缈的大腿,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稀土这东西,不是挖出来就能用的。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就算蒙古把原矿运出去,最后还得靠中国的技术提炼。他们想跳过产业链合作,直接把原材料卖给美国,说白了就是想赚快钱。可基础设施跟不上,一切都是空谈。亚投行之前批给蒙古的贷款,本来是让他们修泵站改善民生的,结果钱转身就被投到军事领域。现在又来要求中国免费建港口,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谁看了能愿意帮忙?中国从来不是不讲道理的邻居。中蒙边境开放了十三个口岸,从红山嘴到阿尔山,都是为了方便两国贸易往来。但合作得有来有往,不能光想着占便宜。蒙古要是真心想发展稀土产业,完全可以和中国企业深度合作,从开采到加工形成完整链条。可他们偏偏要搞“第三邻国”这套,一边享受着中国的便利,一边给美国当棋子,这种“吃饭砸锅”的行为,换谁都得掂量掂量。天津港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作为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每天有上万艘货轮进出,每个泊位都有严格的调度计划。要为蒙古专门升级设施,就得占用其他商户的资源,这笔账怎么算?国际物流讲究的是互利共赢,蒙古要是连合理的租金都不愿支付,凭什么要求中国优先保障他们的运输需求?说到底,蒙古还是没认清现实。他们躺在稀土储量的优势上,却忽视了自身的短板。没有出海口是地理决定的,没有加工能力是现实制约的,这些都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中国愿意提供帮助,但绝不接受道德绑架。想借港口可以,先拿出诚意来;想搞合作也行,得遵守商业规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蒙古要是继续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到头来只会错失真正的发展机遇。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合作可以,但得平等互利;借道也行,得按规矩付费。想让中国当冤大头,门儿都没有!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口,面对蒙古这个无港口国家想借道做生意的请求,且不愿支付高额租金,那么,我们会是什么态度呢?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蒙古最近的一番动作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这个没有海岸线的国家,手里握着稀土这张王牌,却被困在中俄之间,想把矿石卖到远方,全靠别人给开路。美国对稀土的需求很大,蒙古也想借此机会赚一笔,于是他们盯上了中国的天津港,提出一个让人咋舌的条件:低价甚至接近免费租用一块地,而且一租就是五十年。还希望中国加快建设港口配套设施,看起来他们很急切,但问题来了,这样的要求中国能答应吗?蒙古的尴尬在于地理,作为典型的内陆国家,它没有一寸海岸线,稀土这种大宗资源,空运成本高得惊人,铁路走俄罗斯手续复杂而且费用不低,最终唯一可行的就是通过中国的通道。蒙古稀土储量在全球占到大约16%,数量仅次于中国,但质量参差不齐,加工技术几乎没有。它就像握着金子却出不去大山的猎户,看着别人发财,自己干着急,美国是它最大的潜在买家,可缺少运输线,再大的订单也可能变成空头支票。天津港之所以成为蒙古的首选,并不是偶然,这个港口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通商往来,近代更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出海口。如今它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国家战略枢纽,承担着京津冀以及环渤海地区的物流重任,近年来天津港投入巨资进行智能化改造,正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港口。对于蒙古来说,这里设施完善、航线齐全,可以直接连接国际市场,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蒙古的算盘其实很清楚,自己修港口根本不现实,资金和技术都不足,与其这样,不如借用中国现成的港口,还能节省大笔开支。他们不仅要低价租,还希望能免费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且敦促中国一年之内把配套设施都建好。这样一来,他们就能顺利地把稀土源源不断送到美国去,这听起来对蒙古来说很划算,但对中国而言,这里面问题太多。首先是经济账,天津港的土地价值极高,港口空间有限,用在国内贸易和产业升级上远比租给蒙古更有收益。五十年的长期低价租赁,几乎等于把“家门口的仓库”交给别人长期使用,而得到的回报微乎其微,其次是战略账。稀土在高科技、新能源和军工领域是关键材料,中国不仅储量全球第一,产量占到七成,加工能力占八成,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定价权。如果蒙古通过天津港把稀土卖给美国,就等于帮美国削弱中国的优势,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意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大事。再加上蒙古过去在煤炭供应等合作中有过突然变卦的情况,中国自然不会轻易放松警惕。美国在这件事上无疑是背后的推手,美国最担心的就是稀土供应链被中国掐住喉咙,所以一直想找替代来源,蒙古储量大、位置近,美国当然想拉拢。但美国的手段更多是“画饼”,承诺会投资、会建加工厂,可真正落实的很少,运输问题更是无解,地理的限制摆在那里,不管美国说得多好听,蒙古要把矿石卖出去,绕不开中国或俄罗斯。蒙古现在的处境很矛盾,一方面它喊着要推行所谓“第三邻国政策”,希望减少对中俄的依赖,更多地和美国、日本合作;另一方面,它的现实又离不开中国。超过九成的矿产出口需要经过中国口岸,中国还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连铁路和电力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这种口嫌体正直的状态,让蒙古在对外博弈时显得很被动。中国的态度其实很明确,合作可以谈,但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能触碰战略安全底线,天津港是国家重要的港口,稀土是战略性资源,不可能为了方便蒙古或满足美国的需求而轻易做出让步。如果蒙古愿意提出合理的合作方案,比如正常支付租金,或者通过联合开发、技术合作的方式展开,那中国会欢迎,但如果一味想要低价甚至免费使用,还想借机把稀土大量出口给美国,那显然不现实。地理不会撒谎,蒙古无论怎么寻找远方的靠山,最终还是要依赖中俄的通道,美国的承诺带不走矿石,也建不出海港。对蒙古来说,最理智的选择是珍惜和中国的合作机会,把邻居当作真正的伙伴,而不是一味幻想通过美国绕开现实。中国也不会当冤大头,更不会在稀土这种战略资源上让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蒙古提出的五十年低价租港要求,中国的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楚:合作没问题,但战略利益不能当儿戏。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

蒙古计划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提出低价租用50年的要求,还催促中国加快建设港口,面对蒙古这个无港口国家想借道做生意的请求,且不愿支付高额租金。那么,我们会是什么态度呢?蒙古的处境很尴尬,它是个内陆国家,四面被陆地围着,一点海岸线都没有,你说要搞国际贸易,尤其是大宗商品,没有港口那可真是捉襟见肘。稀土这种玩意儿,分量大,运输量也大,空运根本划不来,还得过中俄领空,几乎不可能,唯一靠谱的办法就是海运,可蒙古自己没这个条件,只能眼巴巴看着资源运不出去。所以蒙古想出个主意,打算借中国的天津港把稀土出口到美国,还提了个挺有意思的要求:想低价租港口用五十年,同时催着中国赶紧升级港口设施。这算盘打得,隔着国境线都能听见响声,要知道2024年中蒙贸易额已经冲到186.2亿美元,中国常年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现在他们捧着全球第二的稀土储量(占世界16%),却想绕过邻居找新买家,这心思可不简单。而且,从经济账来看,这要求实在说不过去,美国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今年刚给本土企业MP材料公司砸了1.5亿美元补贴,还搞出高价收矿的政策,把稀土采购价抬到中国市场价的近两倍。反观蒙古,既想靠稀土赚钱,又不愿为港口使用权付合理租金,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国际上哪有免费借港口用五十年的道理?哈萨克斯坦通过中国港口出口能源都得按市场价缴费,蒙古凭什么搞特殊?再说天津港的建设维护不要钱?升级设备不用投入?这些成本总不能让中国纳税人买单。何况,蒙古总理去年访美时就喊着要深化稀土合作,美国那边马上应和,说到底就是想借蒙古的资源冲抵中国的优势,美国刚出台的《大而美法案》弄了1000亿美元专项资金搞关键矿产,摆明了要在供应链上围堵中国,现在蒙古想当这个中间商,可他们忘了自己的经济命脉捏在谁手里,中国市场对蒙古的重要性,可比美国那点合作意向实在多了。当然,完全拒绝也不是办法,稀土产业链这么长,蒙古挖出来的原矿终究得找地方加工,中国完全可以提出合理条件:港口可以用,但租金得按市场行情来,五十年的长期使用权更得算清楚账;要中国升级港口也行,那就得把稀土加工环节留在中国,不能只出口原材料让别人赚大头;更重要的是,合作得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不能成了美国对冲中国优势的工具,毕竟现在全球稀土加工这道关,还牢牢握在中国手里,这就是最大的底气。说到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尤其在战略资源领域,蒙古想借港做生意,就得拿出诚意,按市场规则办事,中国既不会把邻居拒之门外,更不会拿核心利益当人情。毕竟,美国花了百亿美金、计划十年都建不成的稀土供应链,不可能靠蒙古的低价租港方案就轻松绕过,合作可以,但得明算账、守规矩,这才是长久之道,要是总想空手套白狼,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1966年,中国做了一笔让外界瞠目结舌的交易——用相当于4吨黄金的外汇,从荷兰买

1966年,中国做了一笔让外界瞠目结舌的交易——用相当于4吨黄金的外汇,从荷兰买

1966年,中国做了一笔让外界瞠目结舌的交易——用相当于4吨黄金的外汇,从荷兰买回一艘二手挖泥船。这件事放在今天来看简直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是一个艰难却必要的决定。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半个多世纪之后,国外有人想重金买回这艘船,中方却只回应:“我们只租不卖”。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艘“过时”的挖泥船能让中国从买家变成全球市场的规则改变者?咱们慢慢聊。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天津港作为北方重要的航运枢纽,却常年面临航道淤积的困扰。没有现代化的疏浚设备,只能依靠人海战术,工人们一锹一锹挖,效率极低,一天清理泥沙不过几百立方米。这对于一个立志发展海运和贸易的国家来说,简直是卡在喉咙里的一根刺。国家下定决心,必须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挖泥船。代表团跑遍了欧洲,最终在荷兰找到了一艘耙吸式挖泥船。谈判过程异常艰辛,对方开价170万英镑,换算下来相当于4吨黄金。要知道,那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非常有限,这笔钱占到了国库外汇存量的近四分之一。很多人觉得不值,但决策层看得长远——没有这艘船,港口就活不起来,海运就发展不了,经济也会被拖累。于是,这艘二手船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被命名为“津航浚102轮”,成为新中国第一艘大型进口挖泥船。这艘船的到来,不仅仅是解决了一时的清淤难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成为中国疏浚技术和装备发展的起点。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就连维修和操作这样的二手设备,都需从头学起。技术人员一边摸索一边改进,硬是把这艘船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慢慢地,我们不仅会用了,还开始琢磨怎么自己造。七十年代以后,国内的船舶制造单位开始尝试仿制和改良,虽然初期产品性能和国际水平有差距,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沿海地区港口建设、航道疏浚需求爆发式增长。国家加大投入,支持企业自主研发高端挖泥船。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在大型绞吸式挖泥船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天鲸号”“天鲲号”等一大批国产重型装备相继下水,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回过头看,那艘用黄金换来的荷兰挖泥船,早已在技术上被国产设备超越,但它身上承载的历史价值与象征意义却无法取代。它不再只是一艘工程船,而成为中国疏浚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见证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来国外机构愿意出高价回购这艘船时,中国商务部给出了“只租不卖”的答复。我们不再是一个依赖技术引进的国家,而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具备输出高端装备能力的制造大国。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挖泥船领域,也在高铁、核电、航天等多个行业重复上演。今天的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疏浚船队,每年完成的疏浚工程量位居世界前列。我们不再需要纠结于“要不要买”或“买不买得起”而是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自主技术参与全球建设、促进共同发展。从一船黄金到技术自信,这条路我们走了半个多世纪。未来,还会有更多领域见证这样的中国故事。参考资料:中国疏浚120周年:从模仿到自主创新,成世界第一疏浚大国2017-11-2909:15·澎湃新闻
9月3日个股重要信息梳理:-利好信息:-天津港:间接控股股东计划约5000

9月3日个股重要信息梳理:-利好信息:-天津港:间接控股股东计划约5000

9月3日个股重要信息梳理:-利好信息:-天津港:间接控股股东计划约5000万元增持股份。-重庆港:子公司拟1.81亿元收购苏商公司68%股权。-广东明珠:拟以1.5亿元—2.365亿元回购股份。-迦南科技:实控人拟增持100万股-200万股公司股份。-长高电新:子公司在国家电网中标2.33亿元。-江铃汽车:8月公司总销量为2.75万辆,同比增长19.54%。-良信股份:拟2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亚宝药业:拟以1亿元至1.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利空信息:-圣诺生物:乐普医疗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东宝生物: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其他重要信息:-旷达科技: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沈介良拟将其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约26%—29%的股份转让给某国有控股企业,公司股票9月3日继续停牌。-东芯股份: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公司股票于9月3日开市起复牌。-天普股份:公司股价8月22日至9月2日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公司提示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投资者交易风险较大。此外,根据市场动态,机器人板块因特斯拉Optimus商业化预期升温,浙江荣泰、拓普集团等龙头股受关注;黄金板块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金钼股份、西部黄金等可能延续强势;基建与物流板块因第十届东方经济论坛聚焦远东开发,上海电力、顺丰控股等或受益。

21现场|走进天津港,看上合绿色航运的“中国方案”

天津港作为重要的国际枢纽港—海上航线通达10个上合组织国家,以世界港口前十强的硬实力为上合成员国经贸往来架起蓝色桥梁。今年前7个月,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931.8亿美元,相当于每天有超13亿美元的商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