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终于寻求和解了 新华社消息,9月11日俄外交部发表声明:针对波兰声称的无人机“入侵”并要求北约启动第四条款的事件,俄国防部准备主动与波兰国防部进行磋商,以便查清事实,和平处理两国日益紧张的关系。 波兰之前可是急得跳脚。就在声明发布前两天,波兰军方突然说,夜里探测到 19 架不明无人机闯进来,还当场击落了好几架。波兰总理图斯克立马拍桌子,一口咬定这些无人机是俄罗斯派来的。 要知道,这可是俄乌打起来后,北约国家第一次说自己领空被俄方装备 “闯了”,波兰这边直接把调子拉满,转头就冲北约喊 “启动第四条款”。 北约第四条款可不是小事 —只要有成员国觉得自己的领土、安全受威胁,所有成员国都得坐下来一起商量。之前这条款启动过 8 次,大多跟乌克兰危机有关,但这次不一样,波兰是想拉着整个北约跟俄罗斯掰手腕。 可北约内部却吵翻了天:荷兰、意大利赶紧派军机过来帮忙,德国直接调了防空系统,捷克也说要派三架直升机支援;但匈牙利那边却没动静,要知道匈牙利一直靠俄罗斯的能源过日子,根本不想掺和这事儿。 俄罗斯这边倒是看得明白,先直接否认 “无人机是自己的”,还戳穿了波兰的漏洞 ,说波兰说的那种无人机,最大飞行距离都不到 700 公里,根本飞不到波兰境内。可就算这么说,俄罗斯还是松了口,愿意坐下来磋商。这看似矛盾的操作,其实全是算计。 现在的俄罗斯,根本没精力在西边再开一条战线。乌克兰那边,乌军刚搞完 “蛛网” 行动,俄军不得不加大远程打击力度,把注意力都放在战场上; 欧盟这边更狠,第 18 轮对俄制裁已经落地,不仅卡着俄罗斯的能源出口 — 原油价格上限压到每桶 47.6 美元,还把 45 家俄银行踢出 SWIFT 系统,甚至连印度的能源公司都被制裁了 要知道那可是俄罗斯石油往南亚卖的关键通道。俄罗斯要是在波兰这儿再闹僵,等于自己把自己逼到双线承压的死胡同里。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早就把外交重心往亚洲、往南边挪了,根本不怕西方的围堵。2023 年中俄贸易额直接冲到 2401 亿美元,现在两国做生意大多用人民币结算; 跟印度的合作也没断,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的量一年比一年多。有了这些 “后路”,俄罗斯在跟欧洲打交道时,腰杆反而更硬 — 现在递和解信号,不是怕了,是不想浪费精力。 俄罗斯还有个更深的心思:趁这事儿看看北约到底有多团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直接放话,让北约国家别买俄罗斯石油,不然就不搞新制裁;可土耳其、斯洛伐克根本不听,斯洛伐克单月买俄能源就花了 2 亿欧元。 俄罗斯看得通透,北约内部早就不是一条心了,现在主动提磋商,正好戳中波兰的软肋 —— 波兰想拉北约当靠山,可北约自己都吵得不可开交,波兰的底气自然就弱了。 而且俄罗斯选的磋商方式也特别讲究,不跟波兰政府掰扯政治,直接找波兰军方谈。这种 “专业对专业” 的方式,门槛低多了,更容易查清楚事实。 毕竟跟俄乌谈判比起来,单纯查个无人机事件,没那么多复杂的利益牵扯,反而有可能真的解决问题,不至于让局势一直升温。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事儿会不会触发北约第五条 — 也就是 “打一个成员国等于打所有成员国”。但前英国首相的安全顾问早就说了,“现在没证据证明这是俄罗斯的攻击”。 俄罗斯心里门儿清,绝对不碰北约第五条的红线,所以才敢主动提磋商,既展现了和平意愿,又没让自己陷入被动。 从更大的角度看,俄罗斯这步棋是在为 “欧亚安全新圈子” 铺路。俄罗斯一直觉得,欧亚大陆得有新的安全规则,不能再听西方的。 现在通过无人机事件展现灵活性,就是想让其他国家看到 — 俄罗斯不是只会硬刚,也能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对俄罗斯拉拢亚洲、非洲国家,特别有帮助。 不过,和解也没那么容易。波兰已经明确说 “对俄的提议保持警惕”,北约秘书长也放话要 “加强东部防线”。毕竟俄波之间的不信任感不是一天两天的,想靠一次磋商就化解矛盾,几乎不可能。 但俄罗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 把 “愿意谈” 的姿态摆出来,国际舆论就会觉得俄罗斯在 “求和平”,而波兰在 “挑事”,俄罗斯已经占了舆论上风。 说到底,俄罗斯这次递出和解信号,不是妥协,是一场精准的战略调整。一边避免双线承压,一边分化北约,还能顺便巩固自己的 “东转南进” 布局,可谓一举三得。 接不接这个磋商提议,都得好好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