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柴胡,把腺样体肥大孩子从手术台上拽回来!我发现: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愿治的人 “孩子腺样体堵塞80%,医生说必须手术,可他才 7 岁,全麻风险太大,中医有没有好的办法?”几年前,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冲进我的诊室,眼里满是期待。 当时孩子张口呼吸、夜间鼾声震天、因为缺氧频繁被憋醒,腺样体面容已初现,所有人都觉得“只能手术”。但我用一把柴胡为核心的调理方,让孩子避开了手术,3 个月后腺样体堵塞降到了 30%。 从那以后,我更加坚信:很多时候,不是病治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找到对的思路,或者缺乏了坚持下去的耐心。 一把柴胡,把腺样体肥大孩子从手术台上拽回来! 文章开头的这个孩子叫昊昊,当时他妈妈几乎是哭着走进诊室的,毕竟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不到万不得已,谁又舍得这么小的孩子,躺在手术台上去挨那一刀呢? 我仔细观察了昊昊的情况,发现孩子面色晄白,鼻翼翕动,不时地张口吸气,下眼睑泛着淡淡的紫红色。他沉默寡言,显得比同龄人疲惫。妈妈说他由于晚上睡不好,所以白天看起来总是迷迷瞪瞪的。 结合孩子食欲差、大便干硬难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的表现,我判定昊昊属于少阳枢机不利,肺胃郁热上熏之证。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气机卡在了半表半里之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郁而化火,这股火直冲鼻窍,腺样体就成了被反复“炙烤”的受害者。 我的调理思路和具体用药 常规思路或清热,或化痰,或散结。但昊昊的病机关键在于“郁”。所以,我的核心不是“清”,而是“疏”,给邪气以出路。于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帮昊昊调理。 君药柴胡 —— 这就是标题里说的“一把柴胡”。它药性轻清,善于疏解少阳经的郁热,像一把巧劲,能轻轻撬开郁结的气机,是和解少阳、疏通三焦的“钥匙”。 臣药黄芩 —— 清泄郁热;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佐使药党参、生姜、大枣、甘草—— 益气和中,扶助正气,防止柴胡、黄芩的苦寒伤及孩子本就虚弱的脾胃。 另外我加入了辛夷、白芷通利鼻窍,浙贝母、牡蛎软坚散结。 我告诉昊昊妈妈:“孩子这是气堵住了,热散不出去。我们不用猛药去攻,而是用‘和’法,把身体不通的路打通,让它自己把热邪排出去,我们先吃两周药看看情况。” 我的调理结果 两周后复诊,昊昊妈妈脸上的阴霾散了一半。“主任,用药才15天,孩子晚上打呼噜声小了一半!大便也能排得很顺利了!”我查看孩子,舌苔由黄转白。效不更方,微调剂量,继续7付。 三诊时,昊昊脸上已经开始有笑容了,愿意和我交流了。妈妈说晚上基本不再憋醒,白天精神头足了很多。守方继续调理够一个月后,复查腺样体堵塞程度已经降至60%!这下昊昊彻底不用做手术了! 后续我在柴胡剂疏解郁热的基础上,逐渐加入太子参、茯苓、白术等健脾之药,并配合山药、百合等食疗方巩固。又经过两个月的调理,昊昊的腺样体缩小至生理性肥大范围,面色红润,睡眠安稳,身上还长了3斤肉,可把昊昊妈妈开心坏了。 昊昊的案例,绝非个例,它深刻地告诉我: 1. 辨证是灵魂:腺样体肥大不是“炎症”那么简单。它不是一堆待清除的“垃圾”,而是一个“信号灯”,提示身体内部气、血、津液的运行出了故障,昊昊的故障就是“气郁”。 2. 思路决定出路:见炎清热是下策,疏通郁结才是上策。一把柴胡,疏的是气机,通的是三焦,恢复的是人体自我修复的大道。 3. 信任与坚持是翅膀:昊昊妈妈的全然信任和坚持,是孩子康复的另一半功劳。如果吃了一周药,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放弃,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奇迹。 我常常对家长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愿治的人”。这个‘治’,一方面指的是医生要潜心钻研,寻求最对路的治法;另一方面,更是家长和孩子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耐心,配合调理,共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