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苍耳子还猛的通窍“高手”,搭配一物,通窍又温肺,分享给你!
苍耳子,可谓是众所周知的通窍高手,很多鼻炎方子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却忽略了鹅不食草这个其貌不扬的通窍猛将!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脾为生痰之源,若寒邪犯肺、肺气不宣,或脾虚失运、湿聚成痰,痰湿凝滞鼻窍,则易形成鼻塞不通、腺样体组织增生,尤其在儿童和体寒人群中常见。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肝经。发散风寒、通鼻窍的能力远胜苍耳子。鹅不食草的味道非常刺鼻,有一股浓烈的辛味,正因为如此,所以它才能入肺,鼓动肺气将寒邪驱赶出去。
许多孩子流涕、鼻塞、嗅觉丧失、寒痰、咳嗽、头痛、息肉本质上就是被寒邪入侵到胃肺,因此将寒邪赶出去,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本草》:“解毒、明目、散目赤肿、云翳、耳聋、头痛脑酸、治痰疟齁蛤、鼻塞不通、塞鼻自落,又散疮肿。”
《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折骨、上痛消肿。”
但需要注意的是,寒凝鼻窍者,往往不仅有寒,还有“壅滞”。气机不通,津液停聚,才会痰结瘀阻、组织增生。所以仅散寒不够,还需开通壅结、升发阳气。
这时就需要搭配“通窍高手”——辛夷。
辛夷花在此时就非常适合,它性温,归肺、胃经,能散掉肺里的风寒,通鼻窍,止鼻涕!
6岁女孩,过敏性鼻炎2年,鼻塞咽痒清嗓子咳嗽半年、伴见头痛、注意力差、到了教室根本坐不住。反复生病,经常请假,严重耽误功课。
辨证:风寒犯肺,脾虚痰湿型鼻炎。
给孩子开方:炙麻黄、鹅不食草、辛夷、细辛、桂枝、茯苓、炒白术、姜半夏、炙甘草。
炙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鹅不食草:通鼻窍、止咳、解毒、散瘀。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桂枝:发汗解肌、助阳化气。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散结。
炙甘草:补脾益气、燥湿解表、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孩子服用半个月后鼻塞减轻,鼻涕减少,咳嗽缓解,继续调方巩固增强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