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已经拥有了北斗系统,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说实话,你可能不信,要是现

中国已经拥有了北斗系统,为什么国内还在用美国的GPS?说实话,你可能不信,要是现在真全部换成北斗,我们的手机估计都不能用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防部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历经长达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研发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其背后是时间与财力的巨大付出。 这一下可太关键了,就像早早就占了市场的“老大哥”,等咱们的北斗一号在新世纪初建成的时候,GPS已经在全球稳稳运行了好几年,不管是天上的卫星,还是咱们手里手机里的芯片,像高通这样的巨头早就把产业链攥得牢牢的,全球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出厂就带着GPS,大家用着用着,早就习惯了。 后来北斗的发展速度其实特别快,从一号到二号再到三号,用了二十年时间,建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定位精度在咱们亚太地区甚至比GPS还高。 现在国内很多关键领域,比如交通、农业,用北斗的设备已经超过一半,连国际搜救、货物运输都离不开它。 可到了咱们普通人最常用的手机导航上,情况就不一样了——虽然现在国内新出的手机,几乎都能支持北斗,但打开高德、百度这些导航软件,它们还是会先去抓GPS的信号。 为啥不改呢?说起来都是实在的麻烦。 首先是软件的事儿,GPS的算法库被全世界的工程师研究了三十年,它怎么工作、有啥“小脾气”,大家早就摸得门儿清。 要是换成北斗,工程师得重新学习适应,开发的时候还得额外花成本调整,用熟了老工具的人,谁愿意轻易换呢? 更为现实的状况是,手机厂商若要拓展商业版图、谋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势必要投身于全球市场的激烈角逐。 试想,一部手机若缺失GPS功能,携至国外,导航便形同虚设,宛如“路盲”。如此一来,又有谁会愿意购买呢? 就连有些车主想让车载导航连北斗,还得额外花钱升级硬件,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结果就是,好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手机能用上北斗,甚至以为北斗是军方专用的,跟自己没关系。 其实咱们平时扫码骑共享单车、收快递,背后说不定就是北斗在提供定位,它默默干活,咱们却一点没察觉。 有人说,那直接全换成北斗不行吗?还真不行。 现在很多软件、硬件都是跟着GPS设计的,要是突然全换,不少手机的导航功能可能直接失灵,连带着一些需要定位的App都没法用——比如打车软件找不到你的位置,外卖没法精准配送,这日子肯定受影响。 说到底,北斗现在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得跟着产业迭代的规律来。 它需要时间让大家慢慢知道“手机能装北斗”,让厂商愿意花功夫改默认设置,让工程师把北斗的算法打磨得更顺手。 想当年GPS从军用转民用,也花了十多年才普及,北斗现在走的也是类似的路。 好在北斗的根基已经很稳了。 在渔船、无人机这些专业领域,它早就成了主力,每天用它的人也在慢慢变多。 这背后还有个重要原因——关键时刻,咱们得有自己信得过的定位系统,不能全靠别人。 预计到2035年,下一代北斗系统会建完,到时候它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这些领域用得越来越多,这场看不见的“导航比拼”总会有个结果。 只不过这不是一下子就能成的事儿,得有耐心,慢慢把该解决的问题都理顺了,咱们才能真正顺顺利利用上自家的北斗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