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给我们泼冷水了! 德媒声称,“九三阅兵” 所传递的强势信号,实则是为了“掩盖”中国国内日益明显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德媒还表示,中国青年就业,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都面临问题。而消费待继续提振,企业投资意愿有待提高,这都是今天中国面临的问题。尽管解放军在阅兵场上看似兵强马壮,但维系一场长期高强度冲突对中国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 德媒把中国的军力展示和内部经济挑战放在一起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强势只是表面文章,它们还特别提到台湾问题,说中国在面对台海时一边频繁亮相军力,一边又小心不让局势失控,原因就是担心陷进一场消耗过多的对抗。 所以,他们给台湾下了一个“可以放心”的结论,这样的看法显然是在阅兵后给我们泼凉水,甚至有人解读为暗示解放军受制于内部矛盾。 台湾岛内的一些分裂势力显然乐于接受这样的说法,仿佛能借此获得心理安慰,但现实是,中国的确在处理这些经济挑战,而且这本就是发展过程中的常态。 青年就业问题正在靠鼓励产业升级和岗位创造来缓解,楼市调整在政策引导下平稳进行,地方债务有一系列化解机制在用,消费提振和企业投资鼓励政策也在逐步见效。 这些是摆在面前的任务,但它们并不会否定军力存在的意义,反而是让军力成为保障改革和发展顺利推进的盾牌。 这次阅兵,重点展示的一批先进装备,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台海的战略格局,远火系统覆盖广、打击精准,无人机群能实现实时侦察和协同攻击,机器狗能在复杂地形机动作战,无人潜艇具备隐蔽性和远程作业能力。 歼-20战机成编队飞过,电子战系统能在短时间干扰对手通信,这些能力组合起来,给任何试图在中国周边制造麻烦的势力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德媒口中的“掣肘”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是被动的,相反,中国的对外策略更像是留有余地的稳步推进,必要的时候展现实力,不让挑衅者掉以轻心,同时避免无谓的激化,让内部有更多时间去消化经济调整。 这种双轨策略的效果很明确,台独分子面对现实装备差距,他们的“拖延战”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 而且德媒列出来的内部难题,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几乎都有,美国的债务和通胀,欧洲的能源和增长困境,都不比中国轻松,只不过它们擅长把问题包装成外部擅长的叙事。 对于中国来说,阅兵既是一次军力展示,也是制造战略缓冲的机会,让内部有更稳的环境去推进结构调整。 展望未来,经济调整会继续推进,军力建设也不会停下,德媒的冷水泼得再频繁,也改变不了中国按自己的节奏向前走的事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