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八路军战士宋岭春看着头顶飞过的日军战机,心想“就是你了。”举起步枪对准战机,“砰砰砰”连开5枪,敌机失去控制从空中掉了下来,其余3架敌机见势不妙,慌忙狼狈逃离。 宋岭春1925年1月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大杨召村,那里是个普通农村,家庭条件一般。村子靠山,村民常备猎枪捕猎野物维持生活。他从小接触枪支,跟随长辈学习射击技巧。起初只是帮忙,渐渐独立操作。练习中,他逐步掌握瞄准和扣扳机的方法,提高准确率。村里人认可他的能力,给他“小神枪手”的称呼。 1942年,他17岁时报名加入八路军。分配到胶东军区64团205连。拿到步枪后,他适应迅速,因为儿时经验。部队中,他参与训练,枪法突出。在第一年里,他多次执行任务,击毙日军哨兵。这样的表现让他在军中获得认可,成为公认的射击能手。他的加入正值抗日战争激烈阶段,胶东地区是重点战场。八路军在那儿对抗日军侵占,宋岭春的技能派上用场。 部队纪律严明,他遵守命令,同时积累实战经验。胶东军区覆盖山东东部,面对日军压力大。宋岭春的成长路径从农村猎手到军人,体现了当时许多青年投身抗战的现实。抗日时期,山东根据地发展迅速,吸引大批民众参军。宋岭春的例子典型,反映了基层战士的贡献。他的枪法不是天生,而是通过反复练习形成。入伍后,部队提供机会,让他进一步提升。 1943年前,他已参与多次小战斗,熟悉战场环境。这段时期奠定了他后来行动的基础。八路军装备多为缴获,步枪是主力武器。宋岭春使用熟练,维护保养仔细。军中生活艰苦,但他适应良好。胶东军区司令部设在附近,安全重要。宋岭春的连队负责警卫任务。抗日战争中,类似战士众多,他们支撑了敌后抵抗。宋岭春的早年背景让他在军中脱颖而出。 1943年9月,宋岭春所在205连驻守山东省栖霞县山区。该地是胶东军区要地,日军飞机常来袭扰。战士们用三八式步枪,这种枪射程460米,从日军那儿缴获。日军飞机低飞缓慢,仗着无防空武器。部队规定遇敌机隐蔽,避免暴露。那天早晨,四架日军飞机出现。 战士们分散掩护。宋岭春趴在山坡草丛。飞机盘旋投弹扫射。爆炸引起尘土飞扬。一架飞机转弯,高度约100米,舱内飞行员可见。宋岭春起身端枪瞄准,开第一枪击中飞行员。飞机晃动,他继续开四枪,击中机身。敌机失控坠落。其他三架飞机逃离。这次击落是八路军首次用步枪成功对空。日军未料到步枪能有效。事件发生在栖霞县小山村附近。 抗日战争中,日军空中优势明显,但地面部队找到机会反击。三八式步枪子弹穿透力强,适合近距射击。宋岭春的行动虽违初令,但结果正面。部队后来调整规定。栖霞山区地形复杂,便于隐蔽。日军飞机型号为战斗机或侦察机,低飞增加风险。宋岭春利用距离和角度成功。 击落敌机后,消息在胶东军区传开。司令员许世友召见宋岭春,表示肯定。召开干部会议,修改作战纪律,允许适宜时对敌机开火。这提升了部队主动性。那年宋岭春18岁,已成军中典型。此后,他继续作战,获大功奖两次,模范奖一次。抗日战争后期,他随部队转战山东。 1945年,日本投降,他参与接收工作。战后,他退役回乡,从事农业。晚年保存奖章,偶尔分享经历。宋岭春的生涯反映抗日战士轨迹。胶东军区在山东发挥作用,牵制日军。表彰后,他的例子用于教育。部队中,神枪手培养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