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回到法国后,强硬表态。 马克龙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为了保障乌克兰的安全,不仅要强制执行相关措施,还要在框架内遵循,欧洲的维和军队必须在乌克兰领土上进行海陆空全面部署,形成威慑力。 咱先说说马克龙的这个提议。他说的欧洲维和军队,可不是小事。按照他的说法,得海陆空全面部署,这架势有点大。可现在的情况是,俄乌冲突还在持续,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军事援助和经济制裁上,直接派维和部队进去,这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快了? 而且,维和部队的部署通常需要冲突各方的同意,还得有明确的法律授权,比如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现在俄罗斯明确反对任何北约军队进入乌克兰,马克龙的这个提议,俄罗斯能答应吗?显然不太现实。 再看看欧洲内部的情况。欧洲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其实并不完全一致。东欧国家比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因为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支持比较积极,甚至愿意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 但西欧国家就不一样了,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虽然也支持乌克兰,但更倾向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对直接军事介入比较谨慎。 马克龙提出的维和部队计划,需要欧洲各国达成共识,可现在德国就表示现阶段讨论这个问题“为时过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说“在乌克兰部署欧洲士兵的假设是最复杂、也许是最不可能见效的”。这说明欧洲内部对这个提议的分歧很大,马克龙想让整个欧洲统一行动,难度不小。 还有美国的态度。特朗普已经明确提出,美国不会派地面部队去乌克兰。这一点在2025年8月19日特朗普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再次强调,他说“美方将帮助乌克兰进行防卫,但不会向乌克兰派出地面部队,这一点我可以保证”。 美国作为北约的领头羊,它的态度对欧洲的行动至关重要。如果欧洲国家违背特朗普的意愿,单方面派维和部队去乌克兰,美国会有什么反应?跨大西洋关系会不会因此紧张? 要知道,欧洲在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还是比较深的,后勤保障、情报支持这些都离不开美国。如果美国不支持,欧洲的维和部队能顺利部署吗?能维持下去吗?这都是未知数。 再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欧洲维和部队的组建需要大量的资源,人员、装备、资金样样都不能少。现在欧洲国家的军队本身就面临不少问题,比如人员短缺、装备老化、军费不足。 就拿法国来说,虽然是欧盟中军事力量较强的国家,但要承担起整个欧洲维和部队的重任,也有点力不从心。而且,维和部队的任务范围和授权也不明确。 是监督停火,还是参与作战?如果只是监督停火,那在冲突还在持续的情况下,维和部队的安全怎么保障?如果参与作战,那就不是维和行动了,而是直接介入冲突,这性质可就变了。 另外,俄罗斯的态度也不容忽视。俄罗斯一直把乌克兰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非常敏感。马克龙提出的维和部队计划,在俄罗斯看来,可能就是北约东扩的一种变相形式。 俄罗斯外交部已经明确表示,任何在乌部署北约军队的计划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欧洲真的派维和部队去乌克兰,俄罗斯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采取更激烈的措施?这都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根据联合国宪章,维和行动必须遵循“当事方同意、保持中立、非自卫或履行授权不使用武力”的原则。 现在俄乌冲突还没有达成停火协议,乌克兰政府虽然可能同意维和部队进入,但俄罗斯肯定不会同意。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单方面派维和部队进去,就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缺乏合法性。这不仅会遭到俄罗斯的反对,还可能引起国际社会的批评。 再说说马克龙的动机。他提出这个强硬的提议,可能有国内政治的考虑。法国国内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也存在分歧,马克龙需要展示自己的领导能力,争取国内民众的支持。 同时,他也想推动欧洲防务自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提升法国在欧盟中的地位。但推动欧洲防务自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欧洲各国的共同努力和长期投入。 现在欧洲内部在防务问题上的分歧还很大,马克龙的这个提议,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政治姿态,用来表明欧洲的团结和对乌克兰的支持,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