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山西太原,一女子陪妹妹到医院做CT检查,因为需要袋子来装片子,她看见有扫码免费领取袋子的机器,就扫码领取了,万万没想到,女子回家查账时发现自己买了一份保险,还是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她立刻找客服,客服却极力劝说不要退保,最后还是女子连续两次坚决要求才成功! 逐浪新闻报道,8月13日,赵女士扫码后,页面上弹出了一些条款,赵女士当时没有多想,习惯性地点击了“同意”,然后就拿到袋子匆忙离开了医院,以为这是医院提供的“免费”服务。 几天后,赵女士查看账单时,发现账户里多了一笔近30元的扣款,收款方显示的是一家“保险公司”,她一开始没想到怎么回事,心里有些疑惑,赶紧回忆自己最近的消费情况。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想起来,原来几天前在医院做完CT检查后,她扫码领取了一个“免费袋子”,这时,她才意识到,原来这个“免费”的背后,居然隐藏着一个自动续费的保险业务。 赵女士在扫码时,同意了相关条款,虽然当时她只是想拿一个袋子,却没想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绑定了一个保险产品,且从第二个月开始会自动扣费。 她才明白,原来“免费”只是一个营销手段,只是为了吸引人参与,后续的自动续费才是商家真正的目的。 而且当时全程没有短信提醒,要不是自己去查,根本发现不了,感到被骗的赵女士立即联系了保险公司的客服,要求退保退款。 令她吃惊的是,客服不仅不想处理退款事宜,还用一些推销话术,反复劝说她不要退保,想让她接受这份保险,好家伙,用你一个袋子,你就想一直“骗”下去? 在第一次沟通未果后,赵女士并没有放弃,她第二次坚决要求退款,最终才成功将那笔29.5元的钱退回了账户。 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小额的消费纠纷,但当赵女士试图退出时,却遭遇了重重阻碍。 这种商业模式,利用了消费者的疏忽和焦虑,精准捕捉到了容易被忽视的利益点,而医院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一个与医疗完全无关的保险广告,能够堂而皇之地进入医院,并且被精准地安置在这样人流密集、患者需求明确的地方? 尽管医院方面表示,给赵女士提供的CT袋子本身是免费的,他们也承认机器上的保险广告“确实有些干扰”,这种明知故犯的说法,显得有些轻描淡写,似乎是在试图淡化问题。 作为一个公共医疗机构,医院本应对院内的所有商业活动进行严格审查,允许这种“免费”实则暗藏陷阱的商业行为进入医院,就是在用医院的公信力,为这些不正当的营销手段做背书,严重损害了患者的信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