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29日,解放军驻琼某部9名战士武装泅渡琼州海峡,每人携带手枪、子弹、手榴弹、匕首等装备,总负重超10斤,于6时从澄迈角(今海口观海台附近)下水,14时30分在雷州半岛朋寮角登岸,全程34.4公里,耗时8小时30分钟。后来被记集体一等功。 海水灌进嘴里又咸又涩,黄克光左胳肢窝被手榴弹背带磨得血肉模糊,每划一次水都像刀割。这哥们儿感冒还没好利索呢,愣是跟着队伍冲进激流区——九千米宽的海沟,浪头像巨鲨张着血盆大口扑过来,换普通人早吓瘫了。叶乐浓扯着嗓子带头吼《我们走在大路上》,枪托撞着肋骨生疼,可歌声硬是压过了风声。 新兵罗玉宝小腿抽筋那会儿,救生船就在十米外。河南娃子没见过海,训练时喝水喝到吐,这会儿疼得脸发白还在踩水揉腿。没人喊"放弃",八双眼睛盯着他:"撑住!快到了!"中午那场暴雨浇得人睁不开眼,四级风掀起的浪头把队伍冲得七零八落。黄信雄一把拽住漂走的战友,武装带勒进皮肉里:"要死一块死!" 上岸时军装早被血水海水黏在身上,撕下来能带掉层皮。炊事班熬的姜汤没喝两口,九条汉子瘫在雷州半岛沙滩上,手指头都抬不动。可他们不知道,自己背上那十斤玩意儿有多烫手——手枪子弹裹三层防水布,手榴弹保险栓缠了又缠,生怕泡水里炸了。那年月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琼州海峡真被封锁了,这帮兵就是游过海送情报的"活电台"。 最憋屈的是二十三年后。1988年体院学生李文华横渡成功,报纸铺天盖地喊"中国人首次征服琼州海峡",急得军区政治部连夜发函:咱侦察兵负重十多斤游八小时半的纪录,咋就成没人要的旧报纸了?黄克光倒看得开:"历史又跑不了,年轻人能游就是好事儿!"可他那件磨破的军装该问谁讨说法? 现在总说"体育精神超越政治",可当年九勇士背上压着家国存亡的分量。李文华轻装横渡是个人突破,侦察兵却是拿命铺情报通道——一个为荣誉,一个为生死。把两者简单并列,反倒模糊了特殊年代军人的孤勇。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