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电视节目里的这句话引起了很大震动。他直言,现在中国实力很强,日本需要暂时忍耐,等到中国的国力下降,就要趁机采取行动。 这不是一个普通人的随口之言,而是曾经代表日本在中国长期工作的高级外交官公开表达的立场。这种表态让人清楚看到,日本对中国的敌意和戒备从未真正消失。 与此同时,日本这些年的军事扩张步伐加快得很明显。军费不断上涨,远程导弹研发进展很快,出云级准航母的改造也在推进,宙斯盾驱逐舰数量增加,AIP潜艇规模扩大。 而且日本还在大批引进F-35战斗机,并研发高超音速导弹,这些武器拥有强大打击能力,早已超出了单纯防御的范围,明显是在为未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引发了日本方面的强烈反应。这部揭示历史真相的影片,却被日本外务省和一些媒体指责“挑起仇恨”“破坏和平”。 这种指责本质上是掩盖历史的心虚表现,因为他们很清楚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但日本没有真心反省,反而不断试图淡化甚至否认罪行。 这种态度在日本国内有其社会基础。他们多年来不断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论”,把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描述成潜在的危险。在这种舆论环境里,很多日本人天然把中国当作威胁和竞争对手。 日本此前就曾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是公开释放了日本愿意直接卷入台海事务的信息,让外界看清他们在关键时刻可能采取的激进行动。 美国在背后对这种态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华盛顿很希望日本在亚洲扮演遏制中国的前沿角色,于是不断鼓励并支持日本扩大军备。 可见日美同盟已经从过去的保护关系,转变为在针对中国问题上的协同行动。他们的联合军演越来越频繁,内容也多与夺岛、封锁等实战科目有关,明显是为可能发生的冲突做准备。 一旦未来中国在推进国家统一的过程中遭遇外部阻挠,日本很可能会寻找机会出手,不管是直接发动攻击,还是占据有争议的岛屿,都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日本长期在教科书中修改侵略史,一些政客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还有人否认历史上的罪行。这些现象说明军国主义思想依然存在,甚至有复苏的倾向。对中国来说,这种情况不能掉以轻心。 因此,中国必须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国防建设同步推进。和平从来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靠实力保障的。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一旦软弱无力,就会成为外部势力侵略的目标。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