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真是人才!”河南,一家人前天刚装了新空调,只凉快了一晚上就不制冷了,客

[太阳]“真是人才!”河南,一家人前天刚装了新空调,只凉快了一晚上就不制冷了,客户怀疑质量差,结果第二天装修师傅到现场一看,直接傻眼了。    信源:洛阳网——客户说家里新买的空调不制冷,安装师傅到现场一看,原来是空调室外机被包住了。   我们生活中总有一种默契:东西越新、越贵,就越得小心伺候。新手机要贴最贵的膜,新车要铺好几层脚垫,仿佛这些举动能让物品青春永驻。   可有时候,这种满怀善意的“爱”反而成了一种负担,甚至会让物件本身“窒息”。这不,河南一位大妈就经历了一场由孝心引发的哭笑不得的意外。   连日的高温天气,让老人家里热得像个蒸笼。即便风扇开到最大档,吃饭时汗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淌。   远在外地的女儿听着心疼,二话不说就在网上下单了一台空调,还特意选了服务好的店家。物流也是非常给力,才过一夜师傅就带着空调上门了。   安装过程很顺利。只不过师傅准备走时,大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叫住了他,师傅也没嫌烦,从开关机开始教老人怎么调温度、怎么扫风。   大妈学会后,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道谢。等送走了师傅她还给女儿打电话报喜,对这台新空调赞不绝口。   然而,挂了电话,一个新的念头却冒了出来。老人吹着屋里的凉风看着窗外被烈日暴晒的“空调”,心里犯起了嘀咕:“就这么晒着,别给晒坏了吧?”   出于爱惜东西的本能,她找来一块厚实的塑料布,把外面那东西从头到脚裹了个严严实实,自以为这是最周全的保护。   谁承想,正是这个“善举”,直接导致了第二天的罢工。当大妈中午再次打开空调,反而被吹了一脸热气。   她困惑地按师傅教的方法反复开关了几次,可问题压根儿没解决。无奈之下,她只好又给女儿打电话,着急地说空调坏了。   女儿也懵了,立刻联系了售后。维修师傅上门后,里里外外检查了半天却还是摸不着头脑。   可他正纳闷,一瞥窗外,眼前的一幕让他瞬间找到了症结——那台本该尽情“抽风”的外机,竟被一块塑料布捂得密不透风。   他一看也是乐了,跟大妈解释这个不能包,一包上气体不流通了,空调没法干活。时间一长,甚至会把里头的压缩机给活活烧坏。   大妈听完恍然大悟,又羞愧又后悔,连忙上前扯掉了那块充满“爱意”的塑料布。   其实,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乌龙”并不少见。网友们的点评更是犀利:“这跟给太阳能热水器搭个遮阳棚有什么区别?”本意是保护,结果却完全背离了物品的功能。   这种过度保护,就好比给新买的餐桌铺上桌布,又怕桌布弄脏,再盖一层塑料膜。到头来,我们吃饭时手接触到的既不是桌子,也不是桌布,物品真正的质感和价值,就在这层层保护中被彻底消解了。   说白了,电器不是请回家供奉的“祖宗”,它们被制造出来的唯一使命,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过度保护,反而会让它们“英年早逝”。   这起空调事件,背后看是两代人之间因科技发展产生的认知差异,进一步看,也提醒了我们所有人:传递关爱时,也别忘了传递与时俱进的科学常识。   对子女而言,给父母添置新东西后,多一点耐心讲解,多预想一些他们可能遇到的使用场景,或许就能避免类似的“好心办坏事”。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该树立一个“物为人用”的正常心态。毕竟,合理地使用,才是对物品最好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