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去上海看病,在一家食堂吃饭。服务员看副司令穿着破衣服,嘲笑道:“衣服这么烂,该送到博物馆了!”副司令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对服务员说:“我女装都穿过……”
中午走进一家普通食堂时,服务员望着他肘部磨出破洞的旧军装,忍不住嘀咕:“这衣裳烂得能进博物馆了!”
童炎生抚过磨损的衣襟笑道:“当年在山上打游击,我还穿过女装呢。”邻桌一位中年军官闻声怔住,突然起身敬礼,他认出这位独臂老人正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少将。
童炎生1911年生于江西安福的贫苦农家,父母早逝后靠放牛维生,1929年红军来到安福,18岁的他连夜离家投身革命。
1932年秋湘赣苏区反“围剿”血战中,他报名敢死队冲锋时被炮弹炸伤左腿,小腿骨裸露在外,缺医少药的困境下,他咬牙剪掉半尺长的腐肉敷草药自救,从此留下终身不愈的创口。
次年钱山突围战,他拖着伤腿带战士攀悬崖夺高地,被火线提拔为连长。
中央红军长征后,童炎生留在湘赣边区坚持三年游击战,1935年他带队到攸县筹粮遭敌包围,突围时左腿膝盖再度中弹。
他捂着涌血的伤口夜奔八十里山路,血浸透的绑腿硬结成暗红色“铠甲”,当游击队缺衣少食时,他和战友们捡拾战场遗留的衣物御寒,不分男女款式,有次甚至将缴获的印花女衫套在军装里御寒。
1938年6月,新四军先遣支队潜入苏南敌后,担任战斗连连长的童炎生率部参与韦岗伏击战,暴雨中潜伏一夜的战士们,次日清晨用半小时击毁日军汽车4辆,毙伤土井少佐等21人。
这场江南抗日的“处女战”戳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撤退时沿途百姓夹道欢呼,1940年黄桥决战,弹片削过他前额,满脸鲜血的他夺过机枪打光子弹才撤离。
最惨烈的伤残发生在1944年秋,时任苏中军区特务三团政委的童炎生为试投缴获的日式手雷,意外引爆导致右手五指炸飞。
伤口未愈就归队引发感染,最终截去右臂,仅隔四个月,他独臂指挥部队强渡三河突袭日军船队,缴获的物资堆满河滩。
1955年授衔典礼上,周恩来握着他空荡的袖管感慨:“童炎生同志,你不愧是人民的独臂将军!”
这位战功卓著的将领却始终过着清贫生活,三年困难时期,他退掉组织配给的炊事员,在军区大院养鸡鸭分给困难户。
1985年5月,左腿战创引发的骨癌带走了这位74岁的将军,南京雨花台功德园的墓碑上只镌刻着三枚勋章的名称:三级八一、二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
上海食堂那日,认出将军的中年军官含泪说:“您该住招待所啊。”童炎生摆摆手:“看病已经给国家添负担了。”
他低头喝完菜汤,补丁摞补丁的袖管在春风里轻晃,仿佛还在井冈山的竹林间穿梭,那个放牛娃用独臂托起的山河,此刻正车水马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