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 吉林省博物院,原名吉林省博物馆,1951 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52 年在吉林市正式开放,1954 年随省政府迁至长春市,现位于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顺路1666号 ,是直属于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特色
博物院设计师为德国曼哈德·冯·格康等人,遵循实用、坚固、美观准则,由3个立方体建筑体块构成,外立面覆白色花岗岩,反映长白山地域特点。博物馆高45米,主体被中庭穿插分割,高大玻璃幕墙与墙体等高,采光好。开窗形态多变,石材及装饰线有规则变化。馆内设有空中过廊、观光电梯等设施,满足不同人员需求。
馆藏文物
现有文物藏品12万余件(套) ,涵盖多个历史时期和类别,其中一级文物295件(套)、二级文物3379件(套) 等。高句丽、渤海、辽金时期的文物,中国历代书法绘画、东北抗日联军文物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还收藏有中国历代陶瓷器、萨满民俗文物品等。
- 书画类:北宋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行书卷、南宋杨婕妤《百花图》卷 、金张瑀《文姬归汉图》、元张渥临李公麟《九歌图》卷等,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等人作品也颇丰。
- 其他类:东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汉白玉耳杯、辽契丹文八角铜镜、辽石雕彩绘塔 、金定窑紫釉印花碗、宋汝窑天青釉水仙盆等。近现代文物如清中国一统舆地全图、吉林青年团印发的反对二十一条传单等。
陈列展览
- 基本陈列:
- 《白山松水的记忆——吉林省历史文化陈列》:位于博物院二楼,是一部反映吉林地域历史文化的大型通史陈列,分为文明曙光、汉唐古韵、松漠雄风、明清华章、近代吉林等五个部分,展现吉林省的沧桑历史变迁。
- 《吉林故事——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博物院三楼A区 ,设有序厅、森林文化展区等若干专题展区,展出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民族民俗类藏品62件(套),采用多种方式展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陈列》:在博物院三楼D区,是全面反映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的大型陈列,展现了1931 - 1945年日本侵占东北,吉林人民奋勇抵抗,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吉林军民开辟解放区的历史。
- 《瓷彩华章——吉林省陶瓷艺术馆》 :位于博物院三楼B区,展出瓷器作品146件(套),将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与吉林区域文化融合,按讲述吉林元素类别分为四个主题单元。
- 临时展览 :截至2023年4月,官网可查临时展览高达180余个,如“海上升明月——吉林省博物院藏吴昌硕师友绘画展”“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华展 ”等。
社会教育与活动
自建馆以来,先后举办各类陈列展览800余个,接待观众达1300余万人次。编辑出版各类专业著述758篇(部),约2200万字。每年平均完成教育活动240场次,年均受益群众高达25万人次。其中,2013年推出的“奇趣博览大课堂”已成为省内博物馆金牌教育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开展近800场次,受益学生和家长达近3万人次 。还开展送展下乡、公益讲座、亲子教育等活动,与多所单位、学校、部队建立合作机制,发挥展览教育价值。漫游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