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欧洲总要求让中国开放稀土市场,共享精加工提炼技术。可要是把位置调换一下,美国掌握着全球最高端的稀土技术,它真会慷慨地和中国分享吗?答案明摆着 —— 绝对不可能。 美国政府对关键技术的保护简直到了 “严防死守” 的地步。就说稀土这事儿,2024 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地球科学与合作促进法案》,直接对稀土回收材料和金属屑实施出口管制,明确禁止流向中国等 “外国对手”。 美国商务部更是把稀土相关技术列入 “实体清单”,像西屋电气这些企业想对华出口核设备,都得先申请许可证,而且审批卡得死死的。 说白了,美国把稀土当成了战略武器,宁可自己花大价钱重建供应链,也不愿让中国沾到一点技术甜头。 五角大楼的动作就更直接了。2025 年 7 月,美国国防部直接收购了国内唯一稀土矿场 MP Materials 15% 的股份,还砸钱建第二个磁体制造设施,协议里甚至规定前十年以高出市场价 83% 的价格采购稀土材料。 美国能源部也没闲着,2024 年宣布投资 1000 万美元支持稀土分离技术研究,目标就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些操作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就算成本再高、技术再难,美国也要把稀土产业链攥在自己手里,绝不可能让中国分一杯羹。 看看美国在其他领域的做法,就更能明白它的 “小心思” 了。在半导体行业,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堪称 “教科书级别”。从禁止 ASML 向中国出口 EUV 光刻机,到限制英伟达、AMD 向中国销售 AI 芯片,甚至连装载高性能芯片的笔记本电脑都不放过。 2025 年,美国商务部还启动了对无人机和多晶硅的 “国家安全调查”,摆明了就是针对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优势。这种 “技术霸权” 思维,在稀土领域只会更严重 —— 毕竟稀土不仅是高科技产业的 “粮食”,更是军工体系的 “命脉”。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不是常和盟友合作吗?但这种合作也是 “有限度” 的。比如美国拉拢澳大利亚、加拿大构建 “去中国化” 稀土供应链,可这些国家的技术水平和中国根本没法比。 美国能源部估算过,重建完整的稀土供应链需要 10 年时间和 3000 亿美元投入,而且就算启动深海采矿,从勘探到量产也得至少 5 年。 说白了,美国所谓的 “国际合作”,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技术核心攥得比谁都紧。 再看看历史,美国啥时候主动分享过关键技术?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凭借页岩油技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可它不仅没和其他国家共享技术,反而通过控制产量影响国际油价。 在 5G 领域,华为的技术领先了,美国就联合盟友打压,甚至要求禁用华为设备。这种 “只许州官放火” 的做派,在稀土问题上只会变本加厉。 说白了,美国的逻辑很简单:技术就是权力,尤其是在稀土这种 “工业维生素” 领域。就算中国现在愿意开放市场,美国也只会把技术攥得更紧,甚至可能反过来用技术卡中国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