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路过万象城,正好带着太太和女儿试驾了YU7。并没有想象中一样难预约,试驾YU7后感觉缺点还是比较明显。 目前Pro版好像都没有试驾车,所以在店里静态体验了标准版,试驾了MAX版。 ✴️✴️首先最大的的亮点:空悬版本可以把避震高度调到非常低。只有两指,整体姿态非常低趴,很有跨界旅行车的感觉。 同时,即使最低状态下,离地间隙也有 16cm,基本不怕磕到底盘。 ✴️✴️✴️先说缺点: 1⃣️内饰的设计感到位,但是豪华感欠缺,主要来自于内饰材料质感不足。 最难接受的是织物顶棚,这个价位整个织物顶棚实属掉价,虽然实际观感可以接受,但是还是看着糟心。 2⃣️内饰皮革软包的面积很足,座椅舒适型也不错,但就是缺乏亮点,乏善可陈。 3⃣️ 尾箱储物空间很小,具体可以看实拍图。为了造型牺牲空间,看重后排空间的就不用考虑了。 ✴️✴️✴️中性的评价: 1⃣️方向盘大小和握持感很对我胃口。 调节的范围不错,配合座椅调节,可以调到很舒服的驾驶姿势。不过电调低配不给属实抠门。 2⃣️ 试驾车只能开到80km/h,而且试驾时间比较短,很难全面地体会驾驶感受。 能感觉到的是舒适模式下,空悬对路面震动的隔绝不错。 3⃣️转向比较灵敏很跟手。 4⃣️坐姿比一般的SUV要低,但是即使悬架调到最低还是还是没法和轿车相比。 运动+模式下尝试了一下快速变道,重心更高所以还是做不到轨道车的感觉。 ✴️✴️✴️亮眼的地方: 1⃣️内饰设计感很好,环抱感强。 视野不错,而且驾驶时会清楚注意到机盖的隆起和风道,情绪价值拉满。 2⃣️超大的蚌式机盖和电动前备箱,又是一个情绪价值拉满的设计。 3⃣️最需要夸的是可以附加的实体按键,按压手感很舒服。 这些周边和车内很多有心思的小设计,我认为是小米愿意从用户视角出发设计产品的最好例子。 相比之下,其他车企或是过于傲慢,或者过于懒惰,给我感到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总结: 所以总体我会打85分。 目前YU7的主要不足,是强行把内饰的质感与顶级的性能捆绑在一起了。 我认为最起码,应该对标准版和pro版的用户开放更多的内饰选装。 对我来说,max版本相比pro提升的性能,收益很低,宁愿多花一些钱提升内饰质感的,毕竟内饰的精致豪华感,对驾驶者和乘客来说,都很能提升满足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