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薛晶晶,人生第一条朋友圈竟是宣布被清华录取 咸阳的薛晶晶今年参加高考,文化课550分(物理组),清华设计学排名160,全省综合排名第三,最终被清华大学设计学类录取。当她收到被录取的那一刻,发布了人生第一条朋友圈:“等的你好苦,可算来了,奖励你人生第一条朋友圈。”她的这条朋友圈,引发了网友的纷纷点赞! 咸阳女孩的“第一条朋友圈”:在逐梦路上闪闪发光 “等的你好苦,可算来了,奖励你人生第一条条朋友圈。” 当咸阳渭城中学的薛晶晶把这条朋友圈发出去时,手机屏幕映着她笑出泪花的脸。这个被清华大学设计学类录取的姑娘,人生第一条朋友圈,就这样成了梦想照进现实的见证。 一、童年画笔:在心里种下设计梦 薛晶晶小时候住的家属院,楼道里总飘着她画画的 “味道”—— 粉笔灰混着铅笔屑,在墙根、台阶上留下小鸟、小花,还有奇奇怪怪的 “城堡”。妈妈常笑她:“咱晶晶画的墙,比贴瓷砖还好看!” 小晶晶仰着脑袋回:“我要把全世界好看的东西都画出来!” 谁也没想到,这句孩子气的话,成了她逐梦的起点。 初中第一节美术课,老师展示了清华美院的设计作品,那些用线条和色彩编织的奇妙世界,让薛晶晶眼睛都直了。课后她追着老师问:“我能画出这样的画不?” 老师摸摸她的头:“只要肯努力,你也能让画笔变成魔法棒。” 从那天起,薛晶晶的书包里多了本速写本,课间画同学的笑脸,放学画街边的梧桐,连吃饭时,筷子在碗沿的影子,都能让她画出一幅 “光影小品”。 二、高中冲刺:把热爱熬成星光 高中选了美术特长生,薛晶晶才算真正摸到 “设计梦” 的门槛。每天天不亮,她就抱着画具往画室跑,冬天的寒风灌进领口,她也不觉得冷 —— 心里想着今天要攻克的 “色彩渐变”,脚步都带着劲儿。画室里,铅笔在纸上 “沙沙” 响,她对着石膏像一坐就是三小时,后背酸了、眼睛花了,就揉揉继续画。 最难的是高三,文化课和专业课 “两头烧”。有回模拟考,文化课成绩下滑,薛晶晶躲在画室哭,颜料盘上溅满了泪珠。班主任王老师找到她,递了张纸巾:“晶晶,设计不止需要画笔,还得有文化打底子。你看那些大师的作品,哪个不是知识堆出来的?” 这话点醒了她,于是她白天啃数学题、背文综知识点,晚上画设计稿,把一天24小时掰成两半用。 三、考场博弈:用努力叩开清华门 清华美院校考那天,薛晶晶攥着画笔的手微微发抖。看到设计考题的瞬间,她想起自己在速写本上画过的无数个 “生活场景”,深吸一口气,把对生活的观察、对美的理解,全融进了画里。走出考场时,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高考查分那晚,薛晶晶盯着屏幕,手指都不敢点 “查询” 按钮。当 “550分(物理组)” 跳出来,加上清华设计学排名160、全省综合第三的成绩,她捂着嘴哭了。妈妈在旁边擦眼泪:“咱晶晶熬出头了!” 薛晶晶笑中带泪回:“妈,这才刚开始呢。” 她等录取通知的日子,像在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每天刷新招生网无数次,直到那个写着 “清华大学” 的邮件,真的出现在家门口。 四、朋友圈里的 “成人礼” 收到录取通知的瞬间,薛晶晶的手都在抖。她盯着通知书上的 “设计学类”,想起那些在画室熬夜的夜晚,想起王老师递纸巾的温度,想起妈妈默默陪她画画的身影,突然想记录下这一刻。于是,人生第一条朋友圈诞生了 ——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梦想成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这条朋友圈像长了翅膀,瞬间刷爆了亲友圈。初中同学留言:“记得你当年画的 ‘城堡’,现在要去清华建真正的设计城堡啦!” 王老师转发时写:“学生的努力,是老师最骄傲的勋章。” 网友们也纷纷点赞:“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薛晶晶看着这些留言,心里暖烘烘的,她知道,自己的故事,能给更多追梦人力量。 五、新征程:带着热爱继续出发 如今,薛晶晶已经开始为大学生活做准备。她在网上查清华美院的课程,跟着设计系学长学姐的经验帖,提前练习专业软件。妈妈问她:“去北京想家不?” 她笑着说:“想,但设计梦在那儿,我得去追更亮的光。” 她还计划着,把家乡咸阳的历史建筑、民俗文化,融进自己的设计作品里,“让更多人通过我的设计,看到咸阳的美”。 薛晶晶的故事,是无数逐梦少年的缩影。她用一支画笔,从咸阳的家属院,画到了清华的校园;用十年努力,把 “画出全世界” 的孩子气梦想,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未来。她的第一条朋友圈,不止是个人的喜悦,更是给所有追梦者的信号:只要肯坚持,平凡的热爱,也能开出最耀眼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