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青海千亿煤矿非法开采大案后续来了! 时隔近两年时间,“青海隐形首富”9亿余元违法所得仍未执行到位,他在北京的豪宅被1520万元拍卖,距故宫仅15分钟车程! 马少伟的豪宅位于凯德华玺公寓,紧邻东四地铁站,周边汇聚灯市口小学、协和医院等顶级资源,二手房均价高达4万-6万元/平方米。 然而这套带车位的房产最终以3.08万元/平方米的“骨折价”成交,竞买人北京极风电力服务有限公司经过203轮竞价才将其拿下。 更戏剧性的是,该房产拖欠5年物业费共计45万元,这笔费用最终由买受人承担,昔日“首富”的豪宅,竟成了“老赖资产”。 这场拍卖的背后,是马少伟非法采矿案的司法执行困境,2023年,马少伟因非法采矿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630万元,其控制的兴青公司9亿余元违法所得被追缴。 然而两年过去,这笔巨款仍未执行到位,天眼查显示马少伟及关联企业早已被限制高消费,豪宅拍卖,不过是司法追缴的“冰山一角”。 马少伟的财富神话始于2006年,他通过伪造青海省商务厅文件,以“零投资”形式并购紫金公司,夺取木里聚乎更煤矿一井田千亿矿权。 此后14年,兴青公司以“边坡治理”为名,非法采挖原煤2600万吨,获利超百亿元,留下19座渣山和数个矿坑,直接导致祁连山南麓生态崩溃。 尽管马少伟已被判刑,但9亿余元违法所得的执行却陷入僵局,法律专家指出,非法所得追缴需以“财产可执行”为前提,而马少伟的资产早已通过离岸公司、亲属代持等方式转移,此次拍卖的豪宅,或是其少数未被隐匿的资产之一。 更讽刺的是,与马少伟案相关的生态赔偿虽取得进展,2025年青海省完成24.75亿元赔偿协议,但其中仅70%到位——而司法追缴的效率却远低于生态修复。 马少伟的豪宅拍卖,不过是这场荒诞剧的序章,真正的结局,取决于我们能否从个案中吸取教训,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防线,毕竟祁连山的伤疤,不该成为资本与权力的“军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