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除夕夜,大汉奸陈箓带着全家人一起吃饭祭祖,享受春节的热闹氛围。晚上7点,几个黑衣人突然出现在陈箓家门口,快速干掉卫兵后,直接进入陈家的厨房。 1939年除夕夜,也就是农历2月18日,上海街头张灯结彩,春节的氛围浓得化不开。大汉奸陈箓这天也没闲着,在愚园路668弄25号的宅子里带着全家人吃饭祭祖。这地方守卫森严,二十多个保镖围着他转,附近还有意大利警备区和英军控制区,隔壁住着伪特工头目丁默村,位置敏感得不行。陈箓这人,在民国时期名头不小,但名声臭得能熏人。他早年可是个牛人,清末民初的外交官,留过洋,拿过法国法学学位,1915年还因为处理外蒙古问题立过功,保住了中国的宗主权,挺受人敬重。可惜好景不长,到了1934年,他仕途走下坡路,只能混点虚职,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眼看着自己风光不再,他心里不甘啊,后来就彻底掉进了汉奸的坑。1938年,他投靠南京维新政府,当上伪外交部长,从此成了汪伪政权里排得上号的人物,仅次于梁鸿志。 这天晚上,陈箓家里热热闹闹,准备祭祖吃饭,外头鞭炮响个不停,家里小孩跑来跑去,大人忙着张罗吃的,气氛跟普通人家过年没啥两样。可就在这时候,晚上7点左右,一队黑衣人摸到了他家门口。这帮人是军统特工,领头的是刘戈青,一个台湾出身的狠角色。他爹当年抗过日本人,后来逃到福建加入国民党军。刘戈青自己呢,被戴笠看中,拉进军统,靠胆子大、脑子活闯出名堂。这次刺杀陈箓,他带了朱山猿、平福昌、尤品三、谭宝义、徐国琦几个人,还有个内线刘海山配合。刘海山来头也不小,当过孙中山的保镖,后来跟过张学良,因为陈箓儿媳跟张学良家有亲戚关系,他混进了陈府当保镖。但他心里恨透了汉奸,主动跟军统搭上线,提供了陈府的内部情报。 行动前,这帮人在沧州饭店碰了头,手里家伙不咋地,就几把生锈的手枪。趁着巡捕房换班的空档,他们靠近陈府。门口三个保镖正抽着烟聊天,刘海山瞅准机会,上前敲晕一个,抢了枪,其他人跟上,三下五除二就把剩下两个收拾了。他们推开大门,直奔后院厨房。厨房里几个保镖正跟陈家的姨太太们瞎侃,桌上还有刚出锅的饺子。特工们没废话,朱山猿勒住一个脖,平福昌拿枪托砸倒一个,动作快得像演练过无数次。搞定厨房后,他们穿过走廊,直扑客厅。 客厅里,陈箓刚端着酒杯准备说两句,宾客里有前丹麦公使罗文干这样的大人物,气氛正热闹。徐国琦第一个冲进去,开枪没打准,第一发子弹擦着陈箓肩膀过去了,砸碎了个瓷瓶。陈箓吓得抓了个靠垫挡身前,想跑。刘戈青一看情况不对,冲上去对着他脑袋连开几枪,一发打中太阳穴,血溅了一地,陈箓当场倒下,没了气。为了震慑其他汉奸,刘戈青掏出一张黑纸,上面写着“抗日必胜,建国必成。攻灭汉奸,永保华夏”,署名“中国青年铁血军”,然后带着人撤了,消失在夜色和鞭炮声里。 陈箓一死,上海滩炸开了锅。汪伪政权那帮人吓得要命,其他汉奸也开始提心吊胆。这次行动让军统的强硬态度摆上了台面,刘戈青干得漂亮,蒋介石亲自给他点赞,他在军统上海站一下成了传奇。抗战胜利后,他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还创建了台湾省刑警总队,当了总队长,后人管他叫“台湾刑警祖师”。刘海山呢,战后没再抛头露面,选了条低调的路过日子。 说回陈箓,这家伙的死其实挺典型的。他早年有才华、有抱负,可后来眼红权力,走歪了路。投靠日本人当汉奸,以为自己能捞个好前程,结果呢?除夕夜这顿饭吃完,命也没了。这事不光是干掉一个叛徒那么简单,还给那些动摇的人敲了警钟:民族大义不是闹着玩的,背叛的下场摆在那儿,谁也跑不了。 这事儿放到历史里看,也不算啥稀奇的。抗战那几年,汉奸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有的为了钱,有的为了权,但最后能落个好下场的,几乎没有。陈箓的经历挺让人感慨,他要是能守住底线,不至于落得这么个结局。可惜人啊,有时候就是拎不清,觉得自己能赌一把,结果输得连本带命都搭进去了。上海那时候乱成一锅粥,外有日本人盯着,内有各种势力斗来斗去,陈箓这种人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用完了就扔。 再说这刺杀行动,军统干得真不赖。武器差、条件烂,还能摸进那么个戒备森严的地方,把陈箓弄死,效率高得吓人。这也说明,当时抗日的决心有多硬,不管多难,总有人站出来干脏活累活。刘戈青和刘海山这俩人,一个外头冲,一个里头应,配合得天衣无缝。要没这种人,陈箓说不定还能多蹦跶几天。 陈箓死了,汪伪政权那边自然不痛快,但普通老百姓心里估计挺解气。汉奸这东西,谁不恨呢?他活着的时候,吃香喝辣,靠着卖国过日子,死得这么惨,也算给大伙出了口恶气。不过话说回来,他死归死,抗战的大局也不是靠干掉一个陈箓就能扭转的。日本人还在那儿,仗还得接着打,日子还得一天天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