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特斯拉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2376亿人民币大众2024财年净利润978.4亿人民币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2376亿人民币大众2024财年净利润978.4亿人民币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2376亿人民币大众2024财年净利润978.4亿人民币特斯拉2024财年净利润508亿人民币比亚迪2024财年净利润402.5亿人民币吉利2024财年净利润166.32亿人民币理想2024财年净利润80.45亿人民币赛力斯2024财年净利润59.46亿人民币蔚来2024财年净亏损224.02亿人民币
说一说我的modely驾驶感受

说一说我的modely驾驶感受

说一说我的modely驾驶感受经过半年的驾驶,6000公里行驶里程,我的感受喜忧参半。之前都是听别人说特斯拉操控好,现在自己亲身体验了半年,终于有自己的发言权了。Ⅰ底盘素质特斯拉底盘调教的比较硬,这其实就是运动取向的调教,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支撑比较足,不会有晃晃悠悠的感觉,缺点也很明显,车内乘坐比较颠,体感不舒服。Ⅱ操控特斯拉的方向盘特别灵敏,这也是它比较优秀的一点,转向精准,指哪打哪,几乎没有虚位,非常丝滑。这个在超车或者变道非常好用,就是方向盘有点重,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一下。Ⅲ加减速特斯拉几乎能做到起步不抬头,刹车不点头,但也要看脚法,急起急刹都会抬头点头,但特斯拉底盘调的硬所以幅度会小很多,因为特斯拉的电门和刹车也很跟脚,也是没有虚位,这主要得益于电机控制技术,非常线性。Ⅳ过弯特斯拉激烈驾驶中过弯侧倾抑制很到位,幅度很小,再加上轮子外八字设计,更是增加了过弯的稳定性。但是车轮外八会导致车轮内外侧磨损程度不一样,需要每1w公里做四轮定位和换位,这点要切记。Ⅴ驾驶体感当然操控性能和舒适是两个对立取向,特斯拉驾驶起来能清晰的感受到路面的特征信息,但这也带来了车内噪音过大,体感细碎振动较多,如果长时间走坑洼路面身体都被震散架了。对于modely动态驾驶感觉就一个字“爽”,开上这个车就特别想开车,感觉是一种乐趣,真的变成一个大玩具,这种乐趣仅限于短途或通勤这种场景,长途驾驶特斯拉给的安全性没问题,但是身体多少有点吃不消。
特斯拉modely卖点?

特斯拉modely卖点?

我觉得特斯拉model y现在的就是在卖屁股,因为车头的赛博朋克有点简陋了,简单的一条灯带,加上分会大灯就出厂了?还是设计师喝多了设计出来的?但凡给设计师加个鸡腿也不能设计成这样的车头,说实话真不如model 3车头有设计感...
工信部力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拆解与受益龙头梳理一、政策核心与产业逻辑工信部明确

工信部力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拆解与受益龙头梳理一、政策核心与产业逻辑工信部明确

工信部力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拆解与受益龙头梳理一、政策核心与产业逻辑工信部明确“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强化共性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生态建设”,标志行业从“技术验证”进入“量产攻坚+标准规范”阶段:核心驱动:AI大模型赋能+核心部件国产替代+场景落地加速。市场空间: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全球规模2035年预计超1540亿美元,中国有望占半壁江山。二、产业链环节与龙头标的(按技术壁垒+订单+业绩排序)▶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传感器(人形机“心脏+神经”)1.绿的谐波国内谐波减速器绝对龙头,市占率超65%,特斯拉Optimus核心供应商。第三代谐波减速器精度±15arcmin,寿命超1万小时,2025年产能扩至59万台,出口占比预计40%。2.汇川技术国内伺服系统市占率第一,覆盖特斯拉、宇树等头部人形机厂商。自研磁编码器突破日本垄断,新一代驱控一体方案能耗降40%,已获5家人形机企业定点。3.长盈精密特斯拉、小米人形机精密结构件一级供应商,行星滚柱丝杠日产能50套。纳米压铸技术实现复杂结构件一次成型,成本降50%;为OptimusGen-2配套关节组件超100万套。4.双环传动RV减速器市占率18%,行星滚柱丝杠通过特斯拉认证,绑定优必选、宇树科技。新一代RV减速器精度±1arcmin,适配腰部/肘部关节;切入医疗、物流等高价值场景。5.北特科技行星滚柱丝杠导程精度C3/C5,适配特斯拉Optimus线性关节,2025年昆山工厂投产。反向丝杠技术实现零背隙传动,寿命达国际巨头THK水平;2024年丝杠业务营收增90%。▶感知与控制:传感器+电机(人形机“神经系统”)6.鸣志电器混合式步进电机全球市占率超10%,空心杯电机向特斯拉送样。灵巧手电机技术领先,寿命超1万小时;2025年订单覆盖未来两年营收60%。7.柯力传感六维力传感器国内唯一量产企业,与波士顿动力合作开发动态平衡系统。精度0.1%FS,切入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2025年产能提至10万套。8.步科股份人形机伺服驱动器与控制器核心厂商,宇树机器人独家控制器供应商。自研机器人专用RTOS延迟低于1微秒,适配高速运动控制;2024年伺服驱动营收增75%。▶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人形机“躯体”)9.优必选全球首家上市人形机企业,Walker系列有效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与东风柳汽签订首份工业人形机订单(全球首次批量进入汽车工厂),目标年产1000台。绑定吉利、比亚迪,推进工业场景落地。10.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龙头延伸,子公司推出第二代人形机CODROID02,2025年中推出单臂负载20kg的工业级机型,同步启动首条产线建设,依托运动控制技术快速产品化。▶配套与AI协同(赋能+降本)11.三花智控机器人热管理龙头,覆盖电机冷却与整机温控,绑定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微通道冷却技术提效60%,适配高功率密度电机;2024年热管理营收增45%。12.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全球市占率35%,小米CyberOne核心供应商,聚焦手指关节与灵巧手。3D打印齿轮精度达ISO3级,2025年灵巧手模组收入预计增150%。13.禾川科技A股首家发布人形机本体,与华为联合开发“YOLO游龙01”,90%核心部件自主生产。无框力矩电机响应0.01ms,获小米、字节跳动千万级订单。14.祥鑫科技华为人形机代工核心,深度参与灵巧手/机械臂研发,2025年华为订单占比超50%。东莞新产线2025年Q3投产,年产能10万套执行器模组,单机价值超2万元。▶高弹性潜力标的(技术突破+订单预期)15.中大力德RV+行星减速器双线布局,国产RV市占率第三,向优必选批量供货;摆线齿轮精度达日本纳博水平,2024年减速器营收增68%。16.汉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全球唯三量产,中标工信部专项,送样特斯拉、优必选,2025年机器人业务放量。17.贝斯特行星滚柱丝杠工艺优化,批量化生产布局完善;2024年财报显示技术储备充足,受益下游订单释放。18.华依科技IMU惯性测量单元在人形机突破,2025年Q1营收增39%、归母净利润扭亏,适配运动控制场景。19.江苏雷利无框力矩电机市占率超50%,碳纤维绕组技术功率密度提至8kW/kg,特斯拉Optimus二代验证中。20.五洲新春A股最早布局行星滚柱丝杠,通过Tier2向特斯拉送样;2025年投资15亿扩产,丝杠寿命突破2万小时,单机价值超8000元。(注:标的排序结合2025年最新订单、业绩预告、技术壁垒,建议跟踪工信部标准落地、龙头企业量产公告动态调整。)

工信部力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拆解与受益龙头梳理一、政策核心与产业逻辑工信部明确

工信部力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拆解与受益龙头梳理一、政策核心与产业逻辑工信部明确“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强化共性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生态建设”,标志行业从“技术验证”进入“量产攻坚+标准规范”阶段:核心驱动:AI大模型赋能+核心部件国产替代+场景落地加速。市场空间:2025年被视为“量产元年”,全球规模2035年预计超1540亿美元,中国有望占半壁江山。二、产业链环节与龙头标的(按技术壁垒+订单+业绩排序)▶核心部件:减速器、伺服、传感器(人形机“心脏+神经”)1.绿的谐波国内谐波减速器绝对龙头,市占率超65%,特斯拉Optimus核心供应商。第三代谐波减速器精度±15arcmin,寿命超1万小时,2025年产能扩至59万台,出口占比预计40%。2.汇川技术国内伺服系统市占率第一,覆盖特斯拉、宇树等头部人形机厂商。自研磁编码器突破日本垄断,新一代驱控一体方案能耗降40%,已获5家人形机企业定点。3.长盈精密特斯拉、小米人形机精密结构件一级供应商,行星滚柱丝杠日产能50套。纳米压铸技术实现复杂结构件一次成型,成本降50%;为OptimusGen-2配套关节组件超100万套。4.双环传动RV减速器市占率18%,行星滚柱丝杠通过特斯拉认证,绑定优必选、宇树科技。新一代RV减速器精度±1arcmin,适配腰部/肘部关节;切入医疗、物流等高价值场景。5.北特科技行星滚柱丝杠导程精度C3/C5,适配特斯拉Optimus线性关节,2025年昆山工厂投产。反向丝杠技术实现零背隙传动,寿命达国际巨头THK水平;2024年丝杠业务营收增90%。▶感知与控制:传感器+电机(人形机“神经系统”)6.鸣志电器混合式步进电机全球市占率超10%,空心杯电机向特斯拉送样。灵巧手电机技术领先,寿命超1万小时;2025年订单覆盖未来两年营收60%。7.柯力传感六维力传感器国内唯一量产企业,与波士顿动力合作开发动态平衡系统。精度0.1%FS,切入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2025年产能提至10万套。8.步科股份人形机伺服驱动器与控制器核心厂商,宇树机器人独家控制器供应商。自研机器人专用RTOS延迟低于1微秒,适配高速运动控制;2024年伺服驱动营收增75%。▶整机制造与系统集成(人形机“躯体”)9.优必选全球首家上市人形机企业,Walker系列有效专利全球第一。2025年与东风柳汽签订首份工业人形机订单(全球首次批量进入汽车工厂),目标年产1000台。绑定吉利、比亚迪,推进工业场景落地。10.埃斯顿工业机器人龙头延伸,子公司推出第二代人形机CODROID02,2025年中推出单臂负载20kg的工业级机型,同步启动首条产线建设,依托运动控制技术快速产品化。▶配套与AI协同(赋能+降本)11.三花智控机器人热管理龙头,覆盖电机冷却与整机温控,绑定特斯拉、波士顿动力。微通道冷却技术提效60%,适配高功率密度电机;2024年热管理营收增45%。12.兆威机电微型传动系统全球市占率35%,小米CyberOne核心供应商,聚焦手指关节与灵巧手。3D打印齿轮精度达ISO3级,2025年灵巧手模组收入预计增150%。13.禾川科技A股首家发布人形机本体,与华为联合开发“YOLO游龙01”,90%核心部件自主生产。无框力矩电机响应0.01ms,获小米、字节跳动千万级订单。14.祥鑫科技华为人形机代工核心,深度参与灵巧手/机械臂研发,2025年华为订单占比超50%。东莞新产线2025年Q3投产,年产能10万套执行器模组,单机价值超2万元。▶高弹性潜力标的(技术突破+订单预期)15.中大力德RV+行星减速器双线布局,国产RV市占率第三,向优必选批量供货;摆线齿轮精度达日本纳博水平,2024年减速器营收增68%。16.汉威科技柔性触觉传感器全球唯三量产,中标工信部专项,送样特斯拉、优必选,2025年机器人业务放量。17.贝斯特行星滚柱丝杠工艺优化,批量化生产布局完善;2024年财报显示技术储备充足,受益下游订单释放。18.华依科技IMU惯性测量单元在人形机突破,2025年Q1营收增39%、归母净利润扭亏,适配运动控制场景。19.江苏雷利无框力矩电机市占率超50%,碳纤维绕组技术功率密度提至8kW/kg,特斯拉Optimus二代验证中。20.五洲新春A股最早布局行星滚柱丝杠,通过Tier2向特斯拉送样;2025年投资15亿扩产,丝杠寿命突破2万小时,单机价值超8000元。(注:标的排序结合2025年最新订单、业绩预告、技术壁垒,建议跟踪工信部标准落地、龙头企业量产公告动态调整。)
名誉权官司二审维持原判,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告特斯拉的官司还没判

名誉权官司二审维持原判,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告特斯拉的官司还没判

在上海车展现场站车顶维权的特斯拉女车主与特斯拉(上海)的名誉权公司近日二审宣判。二审判决结果为:维持原判。即张女士败诉,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余元。根据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2024年5月30日做出的一审宣判,张女士侵犯了特斯拉的名誉权,应向特斯拉公开发表致歉声明,并赔偿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各项损失172275元。一场象蚁较量震慑了谁?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一审败了对于昨天的二审判决结果,张女士说,她和特斯拉的这场官司属于名誉权官司,是特斯拉起诉她,“只是边缘战”,并未涉及争议的核心:特斯拉到底有没有刹车失灵?她认为,即使二审维持原判,也并不代表特斯拉刹车不失灵。因为名誉权不是产品质量纠纷案件。其次,要想证明特斯拉刹车有没有失灵,需要更多的数据。而她起诉特斯拉相关数据问题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正由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审理中,目前未出审判结果。她在个人社交媒体上表示,个人和企业打官司本就是一场长久战,所以四年也只是开始,并非事件的最终结果。
ModelY又卖爆了,YU7的发布不影响特粉么,我服了~最佩服的就是特斯拉的拥趸

ModelY又卖爆了,YU7的发布不影响特粉么,我服了~最佩服的就是特斯拉的拥趸

ModelY又卖爆了,YU7的发布不影响特粉么,我服了~最佩服的就是特斯拉的拥趸,无论什么车型上市,可能会关注,但绝对不买单。无论这个车配置吹的多么天花乱坠,无论特斯拉的内饰多么“简约”,一个座椅通风都能吹1年,但这就是市场。同样的道理,小米YU7不靠空间、不靠智驾、不靠价格,只靠外观,就收割一大批“韭菜”,这种能力只有小米有,模仿不来。理想则专注座舱、智驾、超充、底盘做了扎实的技术积累,除了黑子以外没人再质疑理想的技术实力。造车核心价值就是用户价值照顾好家里的每一个成员,车里的任何一个细节总能打动你。每个品牌都要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找到自己的用户群体,才能打透消费者。而那些处在边缘的车企只管造车,造完车再去寻找用户,怎么可能卖的好?
来车管所备案,一转头大家看看特斯拉这个密度[666]​​​

来车管所备案,一转头大家看看特斯拉这个密度[666]​​​

来车管所备案,一转头大家看看特斯拉这个密度[666]​​​
天气这么热,连特斯拉车主都受不了了。尤其是买了全景天幕的特斯拉车主们,真是躲都

天气这么热,连特斯拉车主都受不了了。尤其是买了全景天幕的特斯拉车主们,真是躲都

天气这么热,连特斯拉车主都受不了了。尤其是买了全景天幕的特斯拉车主们,真是躲都没有地方躲。这些车主们被热浪热到怀疑人生,坐在车里面擦汗的样子也非常狼狈。所以很难理解全景天窗到底是有什么作用,哪怕车里空调开的再大,也架不住太阳如此烘烤吧。所以说,全景天窗是除了隐藏式门把手之外的最反人类的配置。没有开过全景天窗的人,永远不知道到底有多么难受。
稀土永磁,代表公司抢占(机器人+新能源)机遇一文全梳理。(附核心逻辑解析)1

稀土永磁,代表公司抢占(机器人+新能源)机遇一文全梳理。(附核心逻辑解析)1

稀土永磁,代表公司抢占(机器人+新能源)机遇一文全梳理。(附核心逻辑解析)1.北方稀土(600111):全球轻稀土霸主,政策红利核心受益者主营业务:涵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全产业链,掌控国内75%轻稀土配额。核心概念:稀土资源垄断、新能源汽车上游材料、政策红利受益。成长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暴增1882%-2114%至9.6亿元,稀土价格企稳带动订单量环比增长20%。作为行业绝对龙头,其配额优势和技术壁垒将深度受益于镝、铽价格中枢上移30%-50%的预期。投资者关系管理获国家级奖项,长期战略价值凸显。2.中科三环(000970):人形机器人磁材隐形冠军主营业务:高性能钕铁硼研发生产,烧结产能2.5万吨,汽车领域市占率超25%。核心概念:人形机器人核心材料、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突破。成长性:2025年Q1净利润同比暴涨113.66%,触底反弹信号明确。与头部机器人企业技术合作深化,远期受益人形机器人量产,华泰证券预测全年净利润达2.33亿元。晶界渗透技术行业领先,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20%。3.金力永磁(300748):全球新能源汽车磁材龙头主营业务:高性能钕铁硼,全球新能源汽车磁材市占率超30%,特斯拉、比亚迪核心供应商。核心概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低空经济、海外产能布局。成长性: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57.85%,扣非净利润暴增331%,墨西哥工厂投产打开北美市场。人形机器人磁组件生产线加速建设,已实现小批量交付,里昂证券给予「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25港元。2027年产能将达6万吨,全球龙头地位稳固。4.宁波韵升(600366):国产替代先锋,业绩反转在即主营业务:钕铁硼永磁材料,聚焦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国内市场占有率25.3%。核心概念: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国产替代、业绩反转。成长性:2025年Q1净利润扭亏为盈,新能源汽车用磁材收入同比增长43%。包头基地1万吨高性能磁材扩产项目启动,800℃高温磁材研发进入中试阶段,有望切入风电变流器等高端领域。消费电子业务短期承压,但工业领域订单稳定提供安全垫。5.正海磁材(300224):汽车磁材技术标杆主营业务:高性能钕铁硼,汽车领域收入占比超60%,特斯拉、比亚迪核心供应商。核心概念: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商、磁材技术升级。成长性:2025年Q1销量同比增长31%,汽车市场销量增长48%。尽管短期净利润承压,但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回升,5亿元智能化产线投资将使产能提升至3万吨。公司在稀土永磁电机轻量化技术上领先,适配800V高压平台趋势。6.英洛华(000795):工业机器人磁材黑马主营业务:稀土永磁材料+电机,新能源汽车与工业电机双轮驱动。核心概念:工业机器人、稀土永磁电机、业绩弹性。成长性:2024年净利润翻倍,2025年Q1同比增长4%,磁材板块优化管理成效显著。工业机器人用磁材订单增长50%,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项目进入送样阶段。子公司英洛华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壁垒深厚。7.安泰科技(000969):稀土出口政策受益者主营业务:稀土永磁材料+特种金属,出口业务占比超30%,欧洲市场订单增长显著。核心概念:稀土出口许可、高端装备材料、政策受益。成长性: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4.95%,风电、节能电机领域需求旺盛。参股公司稀土回收项目投产,降低原材料成本15%。随着欧盟碳关税实施,公司低碳磁材竞争力凸显,有望承接海外高端订单。8.大地熊(688077):风电磁材次新弹性标的主营业务:烧结钕铁硼,高性能产品占比超70%,风电领域订单占比40%。核心概念:风电永磁直驱电机、高端制造、次新股弹性。成长性:2025年6月股价涨幅超5%,市盈率102.68倍反映高预期。全球风电装机量增长带动订单饱满,1万吨高性能磁材扩产项目预计2026年达产。公司在海上风电耐盐雾磁材技术上领先,深度受益于欧洲北海风电集群建设。观看声明:文中所述文字及股票池仅作个人复盘记录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