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战争史

1958年10月17日,这是新中国有史以来非战争干部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天,由北京飞

1958年10月17日,这是新中国有史以来非战争干部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天,由北京飞

1958年10月17日,这是新中国有史以来非战争干部损失最为惨重的一天,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一架”图-104”客机失速坠毁在了俄罗斯卡纳什,十天之后,16位同志的骨灰在苏联当局的护送下从莫斯科运回北京。1958年10月17日的这个早晨...
战争全面爆发!印巴疯狂打击对方首都,局势已完全失控来源:史政先锋5月10日,

战争全面爆发!印巴疯狂打击对方首都,局势已完全失控来源:史政先锋5月10日,

战争全面爆发!印巴疯狂打击对方首都,局势已完全失控 来源:史政先锋 5月10日,印巴局势完全失控,已从边境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地面、空中和海上同时开打,共投入100多架战机互射导弹,打击对方包括首都在内的纵深目标。本来5...
抗美援朝期间,朝鲜人民军的伤亡也是非常惨重的,因此人口出现了女多男少的局面。许

抗美援朝期间,朝鲜人民军的伤亡也是非常惨重的,因此人口出现了女多男少的局面。许

抗美援朝期间,朝鲜人民军的伤亡也是非常惨重的,因此人口出现了女多男少的局面。许多朝鲜女性加入到抗战的行列,和志愿军战士的接触也越来越多,不经意间就蹭出了许多火花。针对这一情况,志愿军总部下达命令:所有作风问题一律枪毙!看似毫无人性的铁律,也反映了我们军队的纪律严明。这条纪律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女性文明礼貌来往,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也树立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英国记者问金一南:“朝鲜战争你们中国的死亡19余万人,足足是美国的5倍,怎么好意

英国记者问金一南:“朝鲜战争你们中国的死亡19余万人,足足是美国的5倍,怎么好意

英国记者问金一南:“朝鲜战争你们中国的死亡19余万人,足足是美国的5倍,怎么好意思说赢了美国?”金一南将军听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们那个算法不对。”朝鲜战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场南韩与北朝鲜的“内斗”,朝鲜半岛的纷争为何会与“联合国军”有牵扯?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到底出动了多少兵力?战场上打打杀杀、死生存亡全在一念之间,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以及“联合国军”,到底是哪一方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又是哪一方损失惨重?就结果而言,中国显然是胜利的一方,美国外交家等集光环于一身的基辛格曾说道: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战争,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二战结束后,南韩与北朝鲜争斗不断,冲突进一步升级,在美苏两国的“推动”下,朝鲜战争拉开序幕。明面上来看,是南韩与北朝鲜的争斗,实际上,最初却是两个世界大国美国与苏联一场“掰手腕”较量。南韩在朝鲜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时任南韩总统的李承晚主动向美国请求支援,与此同时,美国也想通过在亚太布局,进一步制衡苏联。多方因素作用下,美国立刻决定出兵援助南韩,并“一呼百应”,组建了浩浩荡荡的“联合国军”。加上美国在内,“联合国军”一共有16个国家的兵力参与其中,光是朝鲜战争三年,美国一方就出动了兵力44万余人。北朝鲜相较于南韩,实力算强悍,但对上“联合国军”,那也是没有一点胜算,而且北朝鲜与美国积怨良久,大战一触即发。北朝鲜第一求助对象便是当时能与美国一较高下的苏联,可面对北朝鲜的求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并未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苏联在等,等什么?等一个国家的崛起!而这个国家就是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苏联不伸出援助之手,战争又如火如荼,再拖延下去,谁会成为朝鲜半岛真正的主人?北朝鲜不能等,也等不起,索性放弃苏联,向中国请求援助,希望中国出兵“共御外敌”。志愿军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前往朝鲜半岛主战场!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从19日至22日,三天时间,近20万志愿军分别从吉林辑安、安东鸭绿江大桥、长甸河口走出国门。在“联合国军”中,英国出了不少力气,也是除了美国之外,出兵最多的西方国家,位居“联合国军”兵力第二,一共两个旅,人数在14000人左右。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整整3年,中国志愿军用血肉、坚韧不屈的意志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那一战,也被视为中国“扬威”的一战,自此,中国在国际社会算是正式站起来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有无数中国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将有限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但中国人至始至终都有着一个执念,从哪里来的便回到哪里,光荣返乡也好,魂归故里也罢,一个都不能少。中国志愿军,伤亡人数高达19万人,有的志愿军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对于这些“失踪”的志愿军,中国统统统计在册。同时,一些不是中国籍,却成为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的军人,也被中国一一统计在内,只要是志愿军,只要是上了朝鲜战场,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而相较于中国这真挚、坦诚、直率的记录,美国似乎在人员伤亡数据上有所隐瞒……当时,美军军官官宣阵亡人数为3.3万人,但“打脸”的是美国的纪念碑上却写着阵亡人数为54246人,其中还不包括失踪的人数8177人。诚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伤亡人数与他们官宣的人数不划等号,这是否是美国在人数上面存在刻意隐瞒?美国出兵44万,南韩出兵40万,仅南韩伤亡人数就高达23万,可到了最后,美国公布的数据,却只有3.3万人。面对这样的“隐瞒”,英国记者却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质问”金一南将军,口口声声称中国人数伤亡为19万,是美国人数伤亡的5倍还多。真相已然揭晓,谁才是抗美援朝中的胜利者,答案不言而喻,答案自在人心!
一战羞三国:这事地球上只有三哥能做到!3架阵风:打的是法国的脸!1架米格29,一

一战羞三国:这事地球上只有三哥能做到!3架阵风:打的是法国的脸!1架米格29,一

一战羞三国:这事地球上只有三哥能做到!3架阵风:打的是法国的脸!1架米格29,一架苏30:打的是大毛的脸!25架哈洛普无人机:打的是以色列的脸!至于印度:无所谓了,反正装备都不是自家产的,谁惹我,我就拉谁家的装备出来打!​​​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员重伤被围,美军头子奸笑道:“别急,先耍会儿。”200个大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员重伤被围,美军头子奸笑道:“别急,先耍会儿。”200个大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员重伤被围,美军头子奸笑道:“别急,先耍会儿。”200个大兵正要动手时,通信员突然举起一个木箱,大笑一声:“看!”1952年的朝鲜战场,大无名高地笼罩在浓重的硝烟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通信员潘正光拖着受伤的左腿,蜷缩在弹坑遍布的战壕里。这位来自四川农村的年轻战士此刻正面临人生最凶险的考验——高地东侧坡道上,美军陆战一师两个连队正呈扇形包抄上来。3天前,志愿军经过惨烈争夺重新控制了这个战略要地,美军指挥官詹姆斯中校为了挽回颜面,调集重兵发动反扑。此刻阵地上仅剩潘正光与七名伤员,主力部队正在三公里外阻击敌军增援。美军士兵特有的皮靴踩踏碎石声越来越近,潘正光抹了把脸上的血迹,目光扫过散落着弹壳和绷带的战壕。突然,卫生员撤退时遗落的棕色木箱闯入视线,这个普通医药箱长宽不过三十公分,表面油漆剥落露出木质纹路。潘正光脑海中闪过老家木匠父亲常说的话:“木头疙瘩也能当枪使,关键看人怎么使。”他一把拽过木箱,将最后三颗手榴弹塞进裤袋,匍匐着向阵地制高点移动。200米开外,美军士兵在军官催促下放慢脚步,他们清楚记得三天前这个高地争夺战中志愿军展现的顽强,此刻面对静悄悄的阵地反而心生疑窦。冲在最前面的二等兵汤姆突然刹住脚步——硝烟散去的瞬间,他看见战壕边缘赫然立着个双手高举不明物体的身影。“停止前进!”带队的史密斯上尉举起右手,200多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那个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的物件。潘正光单腿蹬着战壕边缘的沙袋,左手高擎木箱右手攥着引线拉环,布满血污的脸庞上带着决然。这个场景被后来解密的美国陆军战地报告描述为“东方军人特有的镇定姿态”。时间在凝固的空气中流逝了整整三分钟。史密斯上尉想起东京司令部通报的中国军队新式武器情报,手心渗出冷汗。突然,潘正光用英语大吼:“Fireinthehole!”(注意爆炸)木箱在空中划出抛物线,美军士兵条件反射般扑倒在地。木箱坠地裂开的瞬间,十几支急救包和医用纱布散落出来。史密斯上尉意识到被耍,涨红着脸刚要下令冲锋,西北侧突然传来密集枪声——潘正光事先布置的诡雷装置被触发,空罐头盒在铁丝网上叮当作响。这个来自川北山区的青年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将阵地上遗留的武器弹药布置成疑兵阵势。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成为朝鲜战争史册中罕见的单兵牵制作战范例。潘正光拖着伤腿在四百米长的战壕里来回穿梭,用缴获的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在不同方位开火,时不时抛出手榴弹制造爆炸效果。美军侦察机拍摄的航拍照片显示,整个高地表面至少存在7处同时冒烟的射击点,这种战术欺骗直接导致史密斯上尉误判守军规模。当增援部队冲破封锁线赶到时,战士们看见的是这样的场景:潘正光背靠坍塌的机枪工事,右肩顶着发烫的枪管,左腿伤口渗出的鲜血在裤脚凝结成暗红色冰碴。阵地前沿横七竖八躺着二十多具美军尸体,三辆谢尔曼坦克的履带还在冒着青烟——这些战果来自他巧妙布置的反坦克雷阵。战后打扫战场时,卫生员在潘正光固守的掩体里发现三十七个空弹夹和五把打光子弹的冲锋枪。这场战役,潘正光单人毙敌23名,成功阻滞美军两个机械化连进攻,为主力部队调整部署赢得宝贵时间。那个改变战局的医药箱后来被鉴定为1949年沈阳医疗器械厂生产的标准战地急救箱,现在保存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第三展厅。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中南海怀仁堂前,气氛热烈庄重。志愿军女战士谢秀梅,手捧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中南海怀仁堂前,气氛热烈庄重。志愿军女战士谢秀梅,手捧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中南海怀仁堂前,气氛热烈庄重。志愿军女战士谢秀梅,手捧鲜花,眼神中满是崇敬与激动,走向毛主席。她怀揣着全体志愿军的敬意,当站在毛主席面前,再也抑制不住情绪,像孩子般紧紧抱着毛主席的脖子,痛哭流涕。毛主席微微闭眼,抬手轻拍她的后背,似在安抚。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无数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而他的儿子毛岸英也永远留在了朝鲜战场。此刻,谢秀梅的泪水,是对领袖的敬爱,是胜利的喜悦,也是对牺牲战友的缅怀,承载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1952年朝鲜战争某天深夜,志愿军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一战士由于睡不着便跑出去巡

1952年朝鲜战争某天深夜,志愿军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一战士由于睡不着便跑出去巡

1952年朝鲜战争某天深夜,志愿军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一战士由于睡不着便跑出去巡逻。志愿军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抓紧时间休息,只有此起彼伏的鼾声在夜色中轻轻飘荡。一个颧骨高耸的河南汉子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刚递了入党申请书,想到自己可能很快就能戴上党徽,胸口就像揣了团火,他蹑手蹑脚爬起来,替下站岗的战友,把步枪往怀里紧了紧。这个叫倪祥明的战士老家在杞县泥沟乡,五岁没了娘七岁跑了爹,是姐姐扯野菜熬稀粥把他拉扯大的。二十岁那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旧军队里挨过鞭子饿过肚子,直到淮海战役才盼来了解放军。如今跟着39军115师跨过鸭绿江,他总想着要报答这份恩情,月光下他瞪大眼睛盯着阵地前沿,忽然发现远处的灌木丛不对劲,树影子怎么在往这边挪?他后脖颈子瞬间冒出冷汗,抄起颗手榴弹抡圆了胳膊扔过去,轰隆一声炸响,二十几个猫着腰的美军被掀翻在地。整个阵地顿时炸了锅,战士们抄起枪就往战壕里扑,原来美军白天强攻五次都没拿下这个山头,趁着后半夜想来个偷袭。子弹在夜色里划出密密麻麻的红线,手榴弹炸起的泥土像雨点般砸在钢盔上。眼看东侧阵地快被突破,他猫着腰往那边冲,战壕里横七竖八躺着伤员,活着的就剩三个挂彩的弟兄。他抓起机枪架在沙包上,突突突的扫射声震得耳膜生疼,美国兵被这不要命的架势唬得趴在地上,等发现这边火力弱了,又呜嗷叫着往上冲。他摸遍全身就找到颗手榴弹,扭头看见五六个大鼻子已经扑到眼前。这时候阵地上突然响起河南梆子戏的唱腔,他扯着嗓子吼的是"共产党万岁",攥着手榴弹就朝人堆里扎。轰的一声,弹片崩飞了三个美国兵的天灵盖,他自己也倒在血泊里。等增援部队冲上来时,看见他右手还死死掐着个美军的下巴骨,五个指头都嵌进肉里了。后来打扫战场的人在他衣兜里发现封没寄出的信,是托战友写给姐姐的:"等打完仗,我把立功喜报捎回家。"这个没吃过几顿饱饭的庄稼汉,用二十七岁的性命换来了老秃山阵地的安稳。那年九月,师党委追认他为正式党员,志愿军总部给记了特等功,他带的四班被授予"一级英雄班"称号。现在杞县烈士陵园里立着他的汉白玉碑,每年清明都有红领巾来献花。老秃山这地方后来被炮弹犁得寸草不生,山头上密密麻麻全是弹坑。美军先后调来七个师轮番进攻,飞机扔的燃烧弹把石头都烧酥了,可直到停战协议签字,咱们的红旗还在山顶上飘着。听说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喊"向我开炮"的镜头,就是照着倪祥明他们班的事迹拍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东区六排十号墓,青松环绕的墓碑上永远刻着"一级英雄倪祥明"七个鎏金大字。信息来源:何焕昌主编;惠州市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志愿军英雄谱》编纂委员会编·志愿军英雄谱·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个输家,其中一个国家比老美输得还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朝鲜战争说是20世纪决定世界格局的冲突也不为过,遥想1950年,麦克阿瑟带着美军,飞机开路、坦克压阵,信心爆棚地要统一朝鲜半岛。结果呢?志愿军入朝第一仗就给了他们当头一棒,长津湖战役,零下三十多度的冰天雪地,志愿军穿着单衣,硬生生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打得抱头鼠窜,连撤退都得丢下重装备。上甘岭战役更狠,美军扔了几十万发炮弹,志愿军阵地愣是没塌,最后美军只能灰溜溜退回三八线。这仗打得美国颜面扫地,基辛格一针见血的表示:“一个超级大国被‘实力较弱’的中国打得一蹶不振。”麦克阿瑟还放过豪言,要把中国轰回石器时代,可现实是,他自己被志愿军打得连圣诞节都没过好,直接卷铺盖走人。美国想当“世界警察”,结果在朝鲜半岛摔了个大跟头,国际威信狠狠挨了一刀。有人说美国没全输,毕竟在东亚站稳了脚跟,签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还把日本变成了兵工厂。听着挺美,可这点“副产品”跟他们的野心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美国原本的目标是吞并整个朝鲜半岛,把冷战前线推到中国东北,结果非但没成功,还让中国成了挡在面前的一座大山。军事上吃了败仗,战略上也没占到多大便宜,说美国输惨了,真的一点不夸张。另外一个最大的输家,就是我们曾经的“老大哥”苏联了,苏联在朝鲜战争里更是惨不忍睹。当时斯大林本想当个幕后老板,支持金日成统一半岛,自己坐着数钱。可美军登陆仁川后,朝鲜人民军崩得稀里哗啦,斯大林急了,赶紧忽悠中国出兵,还打包票说会给空中支援。结果志愿军上了战场,苏联空军愣是在鸭绿江边看热闹,找借口就是不帮忙,战后还腆着脸逼中国还军火债,二手坦克刷层漆就敢要高价。苏联这波操作不仅没捞到好处,还把中国这个盟友彻底得罪了,中苏关系恶化,后来珍宝岛冲突一打,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彻底歇菜。更别提战争耗空了资源,国内经济一团糟,东欧国家一看苏联靠不住,离心离德的心思越来越重,基辛格说苏联是最大输家,真是一点不假,本想坐收渔翁之利,结果差点输得底裤都没剩。反观中国这边,绝对是逆袭的教科书,当时新中国刚成立,国内还一穷二白,可毛主席拍板出兵,志愿军硬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了三八线。长津湖、上甘岭,这些战役打得惊天动地,美国人从此知道,中国不是好惹的。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暴涨,苏联送来156个工业项目,工业化直接快进二十年,还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带头大哥。这场仗,中国不仅保住了东北边境,还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机会,联合国席位恢复,亚非拉国家投赞成票,哪来的底气?还不是朝鲜战争打出来的。美国想把战火烧到中国门口,结果被中国一拳打回去,灰头土脸,说中国是赢家,真是实至名归。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朝鲜战争中,究竟是谁输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朝鲜战争中,究竟是谁输

基辛格为何认为:中国人打赢抗美援朝,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朝鲜战争中,究竟是谁输谁赢?基辛格曾表达过一个观点,这场战争有一个赢家,两个输家,其中一个国家比老美输得还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赢家,靠的不是领土扩张,而是把军事威信实实在在立起来了,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多,就敢跟当时世界第一的美军硬碰硬,而且从鸭绿江边一路打到三八线,把17国联军打回了谈判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后来承认,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话背后是啥?就是中国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扛住了飞机坦克,让全世界看到,这个刚站起来的东方大国不好惹。战后英国、法国这些老牌列强,再也不敢像旧中国那样随便派军舰来家门口晃悠,连东南亚的民族独立运动都拿中国胜利当鼓舞,这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美国算“输一半”,一方面保住了韩国,没让半岛全变红,算是守住了冷战在东亚的防线;可另一方面3.3万人阵亡10万人受伤,花了400多亿美元军费(相当于当时美国年度GDP的10%),国内反战情绪高涨,杜鲁门政府支持率暴跌到26%。更关键的是,美国发现自己没法靠绝对武力碾压对手了,后来在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里都留了前车之鉴,不敢轻易跟大国打地面持久战。苏联呢,表面上没直接派兵,其实送了不少米格战机、坦克大炮,还派了飞行员秘密参战,但结果有点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想借朝鲜战争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可中国打赢后,反而成了东南亚、第三世界国家眼里的“反霸标杆”,苏联的风头被分走了。而且为了支援中朝,苏联在1950-1953年期间给了朝鲜19.4亿卢布援助(相当于当时苏联年财政支出的3%),自己战后重建的压力更大了,后来中苏关系逐渐出现分歧,跟这场战争后中国地位上升也有关系。最惨的其实是朝鲜,战争把半岛炸成了废墟,据统计,朝鲜当时18岁以上男性有一半非死即伤,90%的工业设施被摧毁,连平壤都成了一片瓦砾。更重要的是,原本有机会统一半岛,结果打回了三八线,还成了美苏冷战的前沿阵地,后来几十年都得靠中苏援助过日子,经济发展被军事压力拖了后腿,直到现在,朝鲜半岛还没真正实现和平,当年的分裂成了永远的痛。基辛格看这场战争,其实看透了大国博弈的本质:中国用一场仗让世界重新认识自己,美国和苏联各有得失,而夹在中间的朝鲜,付出了远超大国的代价,战争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但弱国永远是最先被碾碎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