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中,二甲双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明星选手。
便宜、有效、安全,是它最大的标签。很多刚确诊糖尿病的朋友,第一张处方单上大概率就有它的名字。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可能会面临一个隐匿的风险——维生素B12缺乏。

那么,二甲双胍到底是怎么影响B12的?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关注?如果B12缺乏了,身体又会出现哪些信号?
今天这篇文章,就一次性给你讲清楚!
一、二甲双胍到底是什么药?咱们先简单认识一下主角——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目前全球公认的一线降糖药,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总的来说,它通过多条路径帮我们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并且,与其他降糖药相比,二甲双胍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不容易引起低血糖,不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带来心血管保护、抗肿瘤等额外好处。
但是,再好的药,也不是完美无瑕。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有一项“副作用”,就是——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二、为什么吃二甲双胍会缺B12?这个机制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二甲双胍会影响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我们正常吸收B12,是需要一个叫做“内因子”的物质帮忙的。
“内因子”由胃里的细胞分泌,B12在小肠里依靠内因子的帮助,才能顺利被吸收入血。
而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会影响肠道细胞对B12-内因子复合物的摄取,尤其是在回肠这一段。
换句话说,吃了二甲双胍后,哪怕你从食物里摄入了足够多的B12,身体也可能吸收不到那么多了。

多项研究显示:
大约10%-30%的二甲双胍长期使用者,体内的B12水平会下降;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高,缺乏风险越大。而且,很多B12缺乏的人,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略,直到出现严重问题才被发现。
三、维生素B12在身体里,具体负责什么?既然二甲双胍会影响B12吸收,那B12到底有多重要呢?咱们具体说说。
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主要负责:

✅ 参与红细胞生成
没有B12,骨髓里制造红细胞的过程就会出错,导致贫血。
✅ 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B12参与神经髓鞘的形成。髓鞘就像是神经外面的绝缘皮,保护神经信号顺畅传递。
✅ 参与DNA合成和细胞分裂
B12是细胞正常生长繁殖不可或缺的元素。

✅ 影响能量代谢
B12参与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缺了它,容易能量不足、乏力。
所以说,B12虽然需要量不大,但在人体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缺乏维生素B12,会有哪些表现?B12缺乏,初期可能没什么感觉,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甚至不可逆。

1. 贫血:
面色苍白、蜡黄;容易疲劳、气喘;头晕目眩、心跳加快。这种贫血被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因为缺B12后,红细胞发育异常,个头异常大,但功能差。

2. 神经系统症状:
手脚发麻、刺痛感;感觉迟钝、走路不稳;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异常,比如焦虑、抑郁。如果神经受损严重,恢复起来非常困难,甚至会留下永久性的后遗症。
3. 舌炎与口腔症状:
舌头红肿、发亮、灼热感;食欲下降、味觉异常。
4. 心血管风险增加:
B12缺乏会导致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Hcy过高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心梗、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5. 情绪与认知问题:
抑郁、烦躁;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类似“老年痴呆”的表现。所以,别小看了B12缺乏,它不仅仅是贫血那么简单,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对长期吃二甲双胍的人来说,更要提高警惕!
五、哪些人更容易因为二甲双胍缺B12?
虽然二甲双胍普遍会降低B12,但以下几类人风险更高:
服用二甲双胍超过4-5年的人;每天剂量超过1500毫克的人;本身胃肠功能不好(如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的人;高龄老人;吃素食的人(本身B12摄入就少);有贫血病史或神经系统疾病的人。如果你属于以上情况,最好定期监测B12水平,及早干预。
六、吃二甲双胍的人,应该怎么应对B12缺乏风险?
1. 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水平
一般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每年查一次血B12水平;血B12值低于200 pg/mL,基本可以确定缺乏;200-300 pg/mL是灰色地带,结合症状判断。2. 必要时补充B12
如果发现B12水平偏低,或者已经出现贫血、神经症状,可以考虑补充。
补充方式包括:
口服维生素B12片剂(常用剂量500-1000微克/天);肌肉注射B12(适用于严重缺乏或吸收障碍者)。很多人通过口服补充就能有效纠正轻中度缺乏,方便又安全。

3. 饮食中增加富含B12的食物
天然食物来源包括:
动物肝脏(比如猪肝、牛肝);红肉(牛肉、羊肉);海鲜(鱼、贝类、虾);蛋类、奶制品。注意: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几乎不含B12,所以纯素食者特别容易缺乏,需要额外补充。
小结二甲双胍是降糖好帮手,但在享受它带来好处的同时,咱们也要注意防范它的“小尾巴”——B12缺乏。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吃药”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了背后的细节。
如果你或者家人正在使用二甲双胍,不妨趁着今天,跟医生沟通一下,要不要查查B12指标?早一点了解自己的情况,未雨绸缪,总是好事。
健康,从关注细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