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桐镇至县城508县道顺发淀粉厂附近有一块不足半亩的荒地随处都能见到人骨,据老人讲这里曾经是一处千人荒坟,是古代被土匪杀害的平民百姓。说起这段匪乱故事都感到惊悚,被土匪杀的人太多,有些还是被杀平民百姓的后裔,对土匪不仅是痛恨,同时又是当地村民最悲痛的往事,但为了让后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老人还是含着泪把这段惨无人性的孽杀说给我们听。

清朝乾隆年间,右江水道土匪横行,经常抢劫来往于南宁至田州的船只,也不知土匪横行惯了不知天高地厚还是脑袋被驴踢了,竟然抢到官府的邮差船。邮差船毕竟是朝廷运送机密文件的交通工具,抢劫邮差船就等于自掘坟墓。朝廷闻到邮差船被劫后非常恼火,不把这伙土匪消灭恐怕乾隆帝都废寝南安,于是就将剿匪之事交由南宁府和田州府。

田州段的剿匪任务比较顺利,唯有南宁府的剿匪相对较困难,再说土匪抢劫官船不是小事,但难以确认土匪的踪迹。南宁府派官兵来回于右江上下游足有半年毫无战绩,最后将剿匪之事交由隆安知县来完成。抢劫邮差船毕竟在隆安县境内发生,隆安知县若做不出一点成绩出来恐怕难以交差。

其实不是知县不想剿匪,知县知道土匪的底细,碍于土匪在当地实力强大不敢得罪,不愿得罪土匪的是也收受土匪的财务不少,更何况打劫官差船后就没有出来活动,索性就想把剿匪的事给压下来。毕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南宁府不断崔处,隆安知县再不做出点成绩出来,不仅乌纱帽保不住,自己跟土匪又有勾结,查出来被斩首都有可能,为此将剿匪的事请师爷来想办法。

师爷脑子转得快,反正上级要求尽快剿灭土匪,不如随便杀几个人了事,于是就将本县境内找几个比较野蛮的村做替死鬼。清朝时期隆安县境内从镇江至雁江分有12甲,甲是个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师爷将12甲中的奇数甲去掉留下偶数甲,然后以抽签的方式选择两个出来作为替死鬼的对象。师爷手中抽出的是8甲和6甲,知县认为用两个甲做替死鬼代价太大,只能牺牲一个甲。

师爷再出妙计,将6甲和8甲写在纸条上,然后放到箱子里,抽出来的就留下,留在箱子里的就是牺牲品。知县从箱子里抽出来的是6甲,8甲则成为此次剿匪的牺牲品。知县想派衙兵去8甲抓人,师爷想到更大的妙招,不用衙门出面,又能斩杀土匪的办法,就是以剿匪的名义在6甲征兵,完事后不仅给8甲的壮丁奖励,更有5年不上租的诱人条件。

县衙开出的条件这么诱人,6甲的壮丁都愿意为县衙效力,既能领到诱人的奖励,又能剿灭土匪,那可是一举两得的美事。6甲的壮丁得到县衙的委托后不经操练,来到县衙领取武器就8甲领地剿匪。6甲壮丁在8甲领地的上游3公里处和下游的3公里处把守,不管是进入还是走出,只要是8甲的人都得杀干净。6甲壮丁杀8甲百姓,这就是当地流传的“西6斩西8”的故事。

6甲壮丁将进出的路堵死,并白天派人抓到两处堵路的地方,傍晚开始杀人,计划到鸡叫停止。好巧的是当时月明当空,半夜12点就鸡叫,6甲壮丁停止杀人,8甲才没有被灭村。师爷真够损的,出这么残忍的主意不用出面就能解决土匪问题,又能把矛盾推给当地的村民。其实当年8甲确实有土匪,剿匪亦是理所当然,但死这么多无辜百姓确实有点残忍。

当年杀人的都是砍脑袋,加上当时穿着的服装基本类似,家属来收尸时只能捡走脑袋,身体则就地掩埋。“西6斩西8”惨案过于残酷并没有官方记载,只有当地民间流传,若不是集体经济时期对这片土地开荒,翻出很多的人类遗骨,想来这段故事早已淹没在岁月中。据老人讲开荒这片土地时捡到很多骨头,并且还把收集起来的骨头扔到右江里面。

埋在这里的尸首太多,那时候根本就捡不完,几年前有人来承包这片土地,用拖拉机耕地还翻出很多碎片遗骨。昨天趁着有时间跟发小去参观,还捡到很多块零碎人骨,这只是地面上捡到的,地底下还有多少还真是个未知数。我没带手套捡起碎骨看,脑袋有点恍惚,感觉中邪了,大伙如果有胆来参观最好不要直接触碰人骨,以免中邪,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