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终于让步了!” 就在特朗普团队为 “中国放弃 WTO 特殊待遇” 欢呼 “

“中国终于让步了!” 就在特朗普团队为 “中国放弃 WTO 特殊待遇” 欢呼 “施压奏效” 时中国商务部一句话直接定调:“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 这场持续数年的 “身份之争”因为中国的最新表态彻底引爆舆论。 2018年美国对进口钢铁铝加征关税,理由是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还享发展中国家待遇。特朗普多次公开讲,中国利用这个身份延长合规期,维持高关税,而美国得按发达标准走路,这不公道。发展中国家权益包括关税优惠、技术援助,这些在中国贸易体量下被视为优势。美国想让中国多担义务,如更高环保标准和国际援助,等于加负担。2025年又威胁电动汽车太阳能关税,直指中国新兴产业。核心是逼中国放弃权益,削弱贸易优势,分担全球责任。 身份认定靠世界银行阿特拉斯方法,人均国民总收入计算避开汇率干扰。2024年中国人均GDP约13300美元,上中等收入,离高收入13935美元差一点。美国人均超8万,中国不到其六分之一。中国发展不均,东部沿海发达,中西部基建还在赶,农村5亿人生活水平待提。印度总量高但人均2000多美元,没人说它是发达。特朗普看总量不看人均,经济学界觉得不靠谱。中国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还在追赶阶段。 2025年9月,中国在WTO宣布不再寻求当前和未来谈判中新特殊待遇。特朗普团队迅速庆祝,说施压见效。中国商务部回应,地位没变,只放弃新谈判中延长期和补贴灵活性,基本定位守住。这步棋回应国际关切,显示大国担当,没让美国全得逞。舆论网上热议,大家讨论这是否缓解摩擦。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分歧还得谈。中国基于国情,农村需发展,不该用发达标准套。底气在14亿人努力、产业链完整、消费市场大。这些帮中国顶住压力。 其实这场争端根源在美国不满中国贸易优势。特朗普从第一任期就盯上这事,2020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更新名单,不认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2023年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指示在国际组织反对中国主张待遇。2025年特朗普回归,继续施压,电动车关税威胁加码。中国宣布调整后,WTO总干事欢迎,说有助于改革。但中国强调身份不变,人均收入和不均衡发展是事实。专家说,这只是象征姿态,非实质改变,中国仍享现有权益。 贸易摩擦没那么简单结束。中国放弃新待遇后,表面矛盾缓和,但美国维持关税,中国向WTO投诉。核心分歧如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开放,通过谈判处理。特朗普第二任期推更多措施,针对新兴产业。他的团队监控贸易动态,公告缓解紧张,但关税壁垒还在,影响货物流动。2025年中美贸易额下降,企业调整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