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俄免签协议的严重后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自2024年起,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免

中俄免签协议的严重后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自2024年起,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免签协议正式落地,不少人当时还只是当作一条普通的外交新闻刷过,但当政策逐渐在现实中发酵,事情的走向明显开始“超预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4年初,中俄免签协议正式生效时,大多数人只是在手机屏幕上随手划过这条新闻,觉得不过是又一次常规的外交动作。   可一年多过去,当初被忽略的这项政策,正在边境线两侧掀起一场超出所有人预期的连锁反应,这些所谓的"严重后果",正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改写着无数普通人的生活。   吉林珲春口岸的入境大厅在政策生效后的头48小时就迎来了考验,执勤民警带着俄语翻译站在专门开辟的"单免专用通道"前,看着入境人数从平日的几百人次飙升到上千人。   这个数字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海关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处理护照,通关车队从口岸一直排到了国道边上,车里装的全是空箱子,这些俄罗斯商人计划装满中国商品再开回去。   更直观的变化发生在街头巷尾,黑河的早市上,穿着厚实羽绒服的俄罗斯家庭成了常客,他们端着热气腾腾的豆浆,用生硬的中文跟摊主讨价还价。   不少摊主为了做生意,硬是学会了几句俄语问候,收款时熟练地打开微信二维码,西市场的管理办公室统计显示,免签后俄罗斯顾客增加了超过两成,那些售卖朝鲜族饰品和烤鱼片的摊位前,每天都能看到金发碧眼的面孔排队。   这股热潮背后藏着实实在在的经济账,一个普通的保温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要卖到100多元人民币,而在中国边境城市只需要三四十元。   日用品、药品、小家电的价格差距更是惊人,加上以前办签证要填写6页表格、等待数周审批、花费上千元费用,很多俄罗斯人只能望而却步,如今拿着护照就能入境停留30天,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绥芬河的商铺老板们最先嗅到了商机,那些原本冷清的临街店面突然变得抢手,月租金在短短几个月内涨了三成,会说俄语的店员成了香饽饽,工资直接翻倍还供不应求。   店铺经营的品类也从简单的日用品扩展到五金工具、农业设备、健身器材,物流公司的货车司机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以前去俄罗斯送货,返程时车厢总是空荡荡的,现在一天能跑两趟,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月收入轻松翻了一番。 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在五年间从2万亿卢布暴涨到接近10万亿卢布,其中大部分货物都来自中国,2024年全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免签带来的影响还渗透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领域,黑河的牙科诊所接待了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患者,他们在本国看牙需要排队等待两个月,而在这里当天就能完成治疗,费用还只有俄罗斯的一半。   北京的中医馆里,俄罗斯游客排着队体验针灸和艾灸,上海的国际展会上也出现了更多俄罗斯采购商的身影。   更让人意外的是跨国婚姻数量的攀升,2024年,中俄两国登记结婚的情侣达到3.2万对,仅黑河一地就有2000对新人领证。   东北一些边境城市本来就存在男多女少的结构性问题,而俄罗斯恰好相反,俄罗斯女性欣赏中国男性的顾家和责任感,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日常相处中慢慢磨合,不少家庭过得和和美美。   网络上确实出现过一些担忧的声音,有人害怕大量外国人涌入会影响就业和治安,但边境城市的管理部门早有准备,珲春口岸实行了双休日无午休通关制度,设立了国际消费者维权站,街道上竖起了中俄英三语标识牌。   当地投入2.3亿元升级监控系统,界河监测点数量增加了一倍多,俄罗斯社交媒体上则是一片欢呼声,无数人表达着想来中国旅游的愿望,民意调查显示,70%的俄罗斯人认为中俄是友好邻邦关系,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如今再回头看这项当初被忽视的政策,才发现它像是打开了一扇长期紧闭的大门,旅游线路越铺越广,商贸合作越做越深,两国普通人的生活因此发生了真实的改变,那些所谓的"严重后果",其实是两国互补优势终于得以释放的红利,是边境城市重新焕发生机的开始。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