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见了世面的金将军,给朝鲜人民军定下了首要任务! 朝鲜领导人近日会见了该国核武器研究所等核部门科技人员,并强调继续增强国家的核武力应战态势,是朝鲜在安全环境方面,必须完成的“最优先课题”。是为了朝鲜现在和未来,而采取的“最正确选择”。 这样的定位源于朝鲜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判断。朝鲜半岛地区常年部署美国核战略手段,美国主导的双边及多边核战争模拟演习频繁开展,美日韩军事同盟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亚洲版北约”,被视为导致地区军事不平衡的根本因素,对朝鲜安全构成严重挑战。这些现实威胁,让增强核武力成为朝鲜维护自身安全的必然选择。 朝鲜领导人的行动持续呼应着这一 “最优先课题”。2025 年 5 月,他专程视察了朝鲜国防科学院化学材料研究所,这里承担着 “火星” 系列导弹耐热材料、弹头及发动机喷射口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任务,其成果直接关系到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成效。 在研究所内,他详细了解了洲际弹道导弹弹头和固体燃料发动机的制作工序,明确指示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生产正常化,进一步扩大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推动固体燃料发动机和导弹弹头的批量生产。他特别肯定了研究所研发材料的价值,这些材料通过多次弹道导弹试射,验证了导弹再入大气层的能力,成为强化国防的关键成果。 核武力建设的 “高度化” 始终是朝鲜坚守的方向。2025 年 2 月,在朝鲜人民军建军 77 周年讲话中,朝鲜领导人重申了这一方针,提及快速加强包括核力量在内的一切遏制力的新计划项目,强调要完善武装力量的备战应战态势,以应对可能变化的安全形势。 更早之前的 2024 年 10 月,朝鲜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他在现场明确表示,此次发射是对加剧地区紧张、威胁朝鲜安全的对手的回应,朝鲜绝不会改变核武力强化路线。国防省随后声明称,试射更新了战略导弹能力纪录,印证了战略遏制力的现代性与可靠性。 朝鲜的核武力发展有着清晰的技术演进轨迹。早在 2016 年 9 月,朝鲜就成功进行核弹头爆炸试验,确认了可搭载于战略弹道火箭的标准化、规格化核弹头的构造与性能,具备了制造小型化、轻量化、多样化核弹头的能力。多年来,从材料研发到部件生产,从单枚试射到批量制备,朝鲜逐步构建起更完善的核力量体系。 朝鲜领导人多次表示,朝鲜不愿看到地区局势紧张激化,但为防止新战争爆发、保障半岛和平安全,必须持续采取应对措施,维持地区军事均衡。增强核武力应战态势,正是这种安全理念下的具体实践,成为守护国家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