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处刑,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看着刽子手凌迟

1420年,朱棣将3000宫女处刑,行刑时,他亲临现场观赏全过程,看着刽子手凌迟处死宫女。一位宫女熬不住刑,对朱棣破口大骂:“我们何罪之有?你自己年老了,不行了,就不准别人好,简直不可理喻!” 朱棣出生在136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从小就跟着父亲打天下。朱元璋开国后,把他封为燕王,让他去北平镇守边疆,对付蒙古人。他在那儿练兵修城,攒了不少实力。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当了皇帝,就是建文帝。这小子想削藩,削减叔叔们的权力,朱棣觉得不对劲,就在1399年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了。这场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死了好几十万人。朱棣的军队一路南下,攻城掠地,建文帝的部队节节败退。到1402年,朱棣打进南京,建文帝宫里起了大火,人就不见了踪影。朱棣顺势坐上皇位,改年号永乐,说自己是继承爷爷的位子,把建文帝的年号全废了。这家伙上台后,对建文帝的旧臣下手狠辣,方孝孺不肯写登基诏书,就被灭了十族,家里女人全扔进教坊当妓女。其他不支持他的官员,也被杀了上千人,株连家属无数。 朱棣当皇帝后,没闲着。他派郑和下西洋,船队几百艘,上万人,去了东南亚、印度洋甚至非洲,带回不少贡品和使者。这事儿花了大笔银子,但也扩大了明朝的影响。他还编了永乐大典,找了两千多学者,收集几千种古书,编成两万多卷,是当时最大的百科全书。朱棣不喜欢南京那地方,觉得风水不好,就从1406年开始在北京大兴土木,建宫殿城墙,用了几十万工匠和士兵,盖了紫禁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把南京降为留都。他还亲自带兵北征蒙古,五次出兵,深入漠北,打败鞑靼和瓦剌部落,抓了不少首领,抢了牲畜武器,确保边境安稳。这些事儿听起来挺威风,但朱棣的脾气火爆,对不服从的人从不手软,宫里太监宫女有点小错就可能掉脑袋。 朱棣的正妻徐皇后早早病死了,他最宠爱的妃子是朝鲜来的权贤妃,长得漂亮,会唱会跳,朱棣打仗去漠北还带着她。权贤妃在回来的路上得病死了,朱棣难过得不行。有人密报说她不是病死,是中毒,凶手是吕妃。朱棣气坏了,下令查,吕妃说不清,就被烙铁烤了一个多月,活活折磨死,还连带杀了上百宫女。告密的其实是另一个朝鲜人贾吕,她跟吕妃本来是姐妹,后来吕妃得宠,她嫉妒,就借权贤妃的死栽赃。权贤妃死后,朱棣又宠上王贵妃,想立她当皇后,王贵妃也突然病死了。这时,又有人告发贾吕和宫人鱼氏跟宦官私通。朱棣派人抓她们,她们怕了,上吊自杀了。 朱棣没就这么算了,他抓了大批跟贾吕鱼氏相关的女婢,自己审问。这些女婢挨不住拷打,就胡说后宫有人要谋杀皇帝。这下朱棣彻底火了,下令清洗后宫,一次性处死了近3000宫女,用凌迟的刑罚。史书上说,这事儿发生在永乐十八年,就是1420年。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有详细记录,明朝的官史没写那么多细节,但这事件确实震动了当时。处刑过程持续了好几天,朱棣每天都去看。那些宫女大多是无辜的,就因为牵连到后宫的这些事儿,全遭了殃。其中一个河北来的宫女,在受刑时忍不住骂了朱棣,点破他年纪大身体不行的事儿。这话戳中了朱棣的痛处,他本就多疑,杀戮更重。整个事件从宠妃之死开始,一步步升级成大屠杀,暴露了朱棣的猜忌和残暴。 这事儿不光是杀宫女,还牵扯到朱棣的个人问题。史料显示,他晚年身体有毛病,影响了后宫生活,但宫女们私下议论,就成了大罪。朝鲜实录说,贾吕她们的自杀和后续审问,让朱棣觉得后宫乱成一锅粥,非得大清洗不可。杀了这么多人,后宫空荡荡的,明朝后来的皇帝也没这么干过。朱棣的这些行为,跟他爹朱元璋一样,动不动就大开杀戒,靖难时死了几十万,登基后又杀旧臣,现在连宫里人都杀,说明他骨子里就狠毒。历史学家分析,这跟他的皇位来路不正有关,总怕别人议论或反他。 事件后,朱棣继续管国家大事。1421年,他把都城正式迁到北京,政府官员全搬过去,南京只留了个名义。他加强北京的城防,建了九门和护城河,花了不少人力物力。朱棣对蒙古人一直不放心,第三次北征时,带兵过戈壁,打败鞑靼,抓了首领。第四次出兵,二十万大军深入漠北,毁了敌营,抢了牲畜武器。这些征战让他觉得边境稳了,但也累坏了身体。1424年,他第五次亲征,从北京出发,过草原,遇上风沙寒冷。回来的路上,在榆木川扎营时,他突然病了,侍从给他药,他喝了还咳嗽,身体越来越弱。没几天,就死在帐篷里,64岁。尸体运回北京,葬在长陵。他的儿子朱高炽接位,当了洪熙帝,但只统治一年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