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争部长:“我们可能要开战了。” 要理解这事儿有多蹊跷,先得扒拉一组数据——根据2025年6月的统计,美军现役将官总共就838人,这次赫格塞思一嗓子喊来的就有800名,算上每个将领带的高级士官顾问,奔着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去的总人数得超过1000人。 这可不是平时开个参联会那么简单,要知道美军日常最高级别军事会议,连各战区主官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人,这次相当于把全军九成以上的“军头”全薅到了一块,说是“一锅端”都不夸张。 这些被召回来的主儿,平时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角色。在欧洲的,正盯着俄乌边境的动静,前不久还刚让驻欧美军保持高度戒备,生怕俄军有新动作;在亚太的,忙着调兵遣将,光是冲绳的第3陆战队远征部队就有1.8万人,正分批往关岛、澳大利亚挪窝,要搭什么“三线布势”;在中东的,刚把12架F-15E战机派到约旦,盯着伊朗也盯着石油通道。 就拿四星上将来说,全军一共44人,每一个都管着至少一个战区或核心兵种,比如欧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的主官,手里都攥着十几万兵力的调动权。 现在倒好,不管你在哪个洲对着地图指点江山,不管手下的兵正进行着多要紧的部署,都得扔下活儿往回赶,连句“开会聊啥”都问不着。 这种场面别说美军现役将领没见过,翻遍美国军事史都找不出先例。当年古巴导弹危机够紧张了吧,肯尼迪召集的也只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参联会核心成员,拢共不到40人;911之后美军启动全球反恐,拉来开会的也只是各军种参谋长和战区一把手,撑死了30人。 而且那两次好歹都有明确由头,要么是核战争风险,要么是反恐战争动员,哪像这次,五角大楼就发个“下周开会”的通知,别的啥都不说,搞得将领们在飞机上互相发消息打探,活像被蒙在鼓里的学生。 更有意思的是,连总统特朗普一开始都没弄明白,记者问起时还以为是邀请外国将军开会,直到副总统万斯急忙打断澄清,这才圆了过去,倒显得副总统比总统还清楚内情。 要说这事儿的反常,还得结合下令的赫格塞思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这位前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是特朗普一手提拔的“自己人”,去年11月刚被任命为国防部长,上任没几个月就没闲着。 先是在5月下令把四星上将的数量削减20%,44个四星上将名额要砍掉9个,还得把国民警卫队的将官也裁掉至少20%;接着又高调把“国防部”改名叫“战争部”,明摆着要走强硬路线。 更狠的是,他已经没头没脑解雇了十几名高级将领,有反对“多样性政策”的,有没说明任何原因的,搞得五角大楼人心惶惶。 这次突然把剩下的将领全召回来,难免让人往最坏处想——毕竟刚砍了一批,现在把人聚齐了,保不齐是要公布下一波裁员名单,或者搞个“忠诚测试”,看看谁敢不来、谁敢质疑,这也难怪有人把这次开会比作“将军版鱿鱼游戏”。 更不合常理的是,美军早就有成熟的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别说跨洲开会,就算在航母上、前线基地里,都能随时跟五角大楼连线讨论敏感事务,根本犯不着让几百号高级将领折腾上万公里往回赶。 要知道,驻亚太的将领从东京飞到华盛顿得十几个小时,驻中东的从多哈出发要跨大半个地球,路上耽误的时间里,战区里的事怎么办?冲绳的美军正忙着把5000人往关岛调,中东刚增派了F-15E战机应对伊朗威胁,这些事儿离了主心骨,底下人只能原地待命,万一出点紧急情况,反应都得慢半拍。 而且这么多掌握核心军事机密的人聚在一个基地,安保简直是噩梦,万一被恐怖分子盯上,或者出点泄密事故,损失根本没法算,这账赫格塞思不可能不清楚,但他偏要这么干,只能说背后的事儿比这些风险都重要。 外界猜来猜去,最靠谱的还是智库专家点出的几个方向。要么是赫格塞思想亲自给这些将领“上课”,把他那套以“本土防御”为核心的新国防战略讲清楚——据说新战略要把重点从亚太、欧洲转回到西半球,可能要削减欧洲驻军,这事儿得当面跟战区主官掰扯明白。 要么是要宣布重大机构合并,比如把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合二为一,这俩司令部各有一个四星上将管着,合并了就得多出一个闲职,正好能顺理成章裁员,符合他之前的改革路子。 再往深了想,说不定就是场“服从性测试”,毕竟他刚解雇了那么多人,现在把所有人叫到跟前亮个相,就是要传递“要么听我的,要么卷铺盖走”的信号,尤其是那些之前对他改革有微词的将领,这次不来或者表现得不情愿,说不定下次裁员名单上就有名字。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这种“不明不白召集全球将领”的操作都透着一股诡异。平时在各自战区当“土皇帝”,管着几万甚至十几万兵的人,现在跟小学生似的被呼来喝去,连开会主题都不知道,也难怪五角大楼里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