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守信用,在19世纪年间白纸黑字签了永久割让土地条约,如今却要反悔!”2000年,英国教授泰勒当面怼金一南,谁料,金一南一句话,便堵得教授哑口无言。 金一南那句反问,其实戳破了西方语境里最常见的双重标准,泰勒教授捧着泛黄的《南京条约》复印件当尚方宝剑,却选择性忘了这纸条约从根上就站不住脚。1842年那纸《南京条约》,本来就是英国军舰堵在南京下关江面逼出来的,当时英军刚打下镇江,切断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扬言要炮轰南京城,清政府的代表耆英、伊里布才在康沃利斯号军舰上签了字。 条约里写的“永久割让香港岛”,跟绑匪拿着刀逼人质写欠条没本质区别,真要讲国际契约精神,强迫签订的文件从来就不算数,这在国际法里早有定论,只不过泰勒教授似乎故意忽略了这一点。 再说1949年毛主席宣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这可不是拍脑袋的决定,而是一个主权国家最基本的立场。要知道,从《南京条约》开始,清政府签了一堆类似的“卖身契”,光《南京条约》里就赔了2100万银元,还得开放五口通商、放弃关税自主权,后来的《北京条约》又割了九龙司,《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新界租了99年。 这些条约加起来,让中国在19世纪流失的白银数以亿计,领土被一块块切走,本质上就是列强用坚船利炮强加的掠夺条款。新中国成立了,总不能把这些屈辱的枷锁继续戴在身上,宣布不承认这些条约,恰恰是对国家主权的捍卫,当时国际社会没人敢真站出来反对,毕竟大家都清楚这些条约的猫腻,只是没人愿意点破而已。 泰勒教授拿“永久割让”说事儿,可英国自己处理殖民地问题时,从来没把“永久”当回事。就说印度洋上的查戈斯群岛,本来是毛里求斯的属地,1968年英国让毛里求斯独立前,硬是把群岛切出来当成自己的“海外领地”,还租给美国建军事基地,把岛上1500多居民强行赶走,这些人大多是奴隶的后代,一辈子没离开过岛屿,最后只能挤在毛里求斯的贫民窟里。 后来国际法院和联合国大会都判了,说英国这是违反非殖民化公约,让它六个月内撤出,可英国连理都不理,说裁决“不具约束力”。这时候怎么没人跟英国讲“永久契约”?怎么没人说它“不守信用”?说白了,所谓的规则,不过是英国趁自己强大时定的,等别人要讲规则了,它倒先耍起了无赖。 再看香港问题本身,中国从来没放弃过收回主权的努力,1949年之后只是因为时机没成熟才暂时搁置。到了80年代,邓小平跟撒切尔夫人谈香港问题时,直接挑明“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必须收回,这背后就是1949年那份声明打底。 当时英国还想拿“条约有效”耍赖,说香港离不开英国管理,可事实是,中国早就准备好了“一国两制”的方案,1990年通过的香港基本法里写得明明白白,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有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资金进出自由,港币继续流通。这些安排比英国统治时还要宽松,说白了就是给足了英国和香港社会面子,可即便这样,英国还是磨磨蹭蹭谈了22轮才签联合声明,要是真讲信用,何必等到别人把话说死才松口。 而且国际社会对收回香港的态度也很明确,1972年联合国大会就通过决议,把香港、澳门从“殖民地名单”里划掉了,承认这是中国领土被侵占的问题,不是真正的殖民地。这就等于从国际法层面否定了那些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泰勒教授作为研究国际问题的学者,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决议,可他偏偏捧着一百多年前的旧条约说话,要么是真糊涂,要么就是故意装糊涂。 毕竟当年英国靠着这些不平等条约抢了不少好处,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国际金融中心,多少沾了割占中国领土的光,现在要还回去,自然有人舍不得,想找点借口罢了。 其实所谓的“信用”,从来都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19世纪的英国拿着枪炮逼着中国签条约,那时候不讲信用;20世纪末中国要收回自己的土地,倒被指责不讲信用,这道理根本说不通。 就像有人抢了邻居家的房子,住了一百多年,邻居强大了要收回去,抢房子的人反而说邻居“不守信用”,这不是笑话吗?金一南那句反问之所以有力,就是因为戳穿了这种虚伪的逻辑——1949年新中国划清界限的时候你们不说话,现在看着中国强大了,倒拿旧条约出来说事儿,早干嘛去了? 再说了,英国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反悔”。当年它跟爱尔兰签过条约,后来说改就改;跟印度的边界条约,也没少单方面撕毁。也就是碰到中国这样讲道理的,还跟它坐下来谈22轮,换个别的国家,恐怕早就没这么好的耐心了。 泰勒教授大概是研究冷战史研究得太投入,忘了国际法里最基本的原则:强权不能产生权利。那些靠武力强迫来的“永久割让”,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法律效力,中国收回香港,不过是拿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跟“不守信用”根本不沾边。要是真要论信用,英国先把查戈斯群岛还给毛里求斯,先给被赶走的1500多居民道歉赔偿,再来跟中国谈条约的事,恐怕还更有说服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