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弘历满十三岁,皇帝想起该给儿子找个宫女试婚了,没想到弘历试过之后却终生难忘。 紫禁城里的杏花刚落,内务府的官员来到翁果图家中。这位满洲正黄旗的包衣管领明白,这是要选他女儿去伺候皇子了。他们选的正是翁果图的女儿,十四岁的富察氏。富察氏祖上几代都在内务府当差,知根知底,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富察氏被送进了紫禁城,住进了弘历所在的乾西二所。她比弘历大一岁,性格温顺,做事稳妥。试婚之后,按照规矩,她被留在了弘历身边,成了他房里的使女丫鬟。这在当时叫做“官女子”,名义上是宫女,实际上是皇子最早的侍妾。 富察氏在弘历身边安安分外地伺候着,这一待就是八年。雍正六年,她为弘历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儿子,取名永璜。这是弘历的长子,虽然生母身份低微,但皇长孙的降生还是让雍正皇帝很高兴。 又过了两年,雍正九年,富察氏再次怀孕,这次生了个女儿。可惜这个女儿福薄,刚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接连生育对富察氏的身体损耗很大,但她依然默默地在弘历身边伺候。 谁也没想到,就在弘历即将继承皇位的前夕,富察氏突然病倒了。那是雍正十三年的夏天,离雍正皇帝驾崩只有两个月时间。富察氏一病不起,最终在七月初三那天去世,年仅二十五岁。 她没能等到自己伺候了十一年的男人登上皇位,也没能看到儿子永璜长大成人。她死的时候,身份还只是个“官女子”,连个正式的名分都没有。 乾隆皇帝即位后,没有忘记这个陪伴他度过青春岁月的女子。他追封富察氏为哲妃,这是她生前从未得到过的名分。后来乾隆又晋封她为哲悯皇贵妃,让她成为清朝唯一被追封为皇贵妃的试婚宫女。 富察氏的一生很短,就像紫禁城里一季的杏花,开得安静,落得无声。她十四岁入宫,二十五岁去世,这十二年间,她为乾隆生下一儿一女,亲眼看着他从一个少年皇子成长为一代帝王,却在新朝开启的前夕悄然离世。 乾隆十年,皇帝下令将哲悯皇贵妃的金棺移葬裕陵地宫,让她在死后能够长伴自己左右。她的名字也被郑重地记入皇室玉牒,排在众多嫔妃的前列。对于一个包衣出身的试婚宫女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哀荣了。 这就是富察氏的一生,一个普通包衣女子的命运。她像无数宫廷女子一样,来去匆匆,只在史书上留下几行简单的记载。但正是这些看似平淡的记录,让我们得以窥见清朝试婚制度下,一个真实女子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