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江西省宜春市委政法委自2021年开始在上高县试点,2022年在全市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改革,实现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不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建强市级统筹组织协同“指挥部”
宜春市委出台《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改革实施意见》,着眼破解部门“物理隔离”,通过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引导群众“有纠纷找中心”。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统筹推进,县级党委政法委书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别担任县、乡两级综治中心主任,工作成效纳入党委政府督查。
宜春市综治中心重在统筹协调,指导各地制定县、乡两级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和访调对接、警调对接、诉调对接等“路线图”,加强调解制度机制顶层设计,在法治轨道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筑牢县级防范化解风险“终结地”
宜春市将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矛盾纠纷形势,按照“路线图”,健全功能分区,完善工作流程,让群众“带着问题进门,带着满意出门”。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劳动争议仲裁、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集成为“一中心”,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成建制入驻,按照“高频事项常驻、低频轮驻”原则推动有关部门入驻,未入驻部门“中心吹哨”随叫随到。
2024年,入驻中心的行政调解部门及行专调解组织共化解矛盾纠纷3471起,接办、协办行政复议案件753起,实质化解699起,成功率92.8%。
建设矛盾风险实质化解乡级“主阵地”
宜春市乡级综治中心按照“3+N”模式整合力量实体运行,其中,平安法治办、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3个机构常驻中心,各地按需将应急管理、综合执法、社会心理咨询服务等N个力量整合进中心。建立周例会、月研判等制度,加强访调、警调、诉调对接联动,推动乡级信访工作联席会与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机制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抓好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排查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据了解,宜春市各级综治中心2024年共受理矛盾纠纷13.59万起,已办结13.4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