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日本八成很后悔把阳光玫瑰葡萄引入中国,辛苦杂交、培育了接近20年的优质品种,本想

日本八成很后悔把阳光玫瑰葡萄引入中国,辛苦杂交、培育了接近20年的优质品种,本想卖个好价钱,结果反倒被中国干成了白菜价。 一种葡萄,日本科研人员花了近二十年心血,想把它打造成奢侈品。转眼在中国,它被堆在角落,标价九块九三斤。 其实,日本培育阳光玫瑰,从一开始就没把它当成普通水果。他们从1988年开始,耗费漫长时光,把巨大的心血和成本注入其中。 冈山县的“晴王”品牌,更是把这种理念推到极致,一根枝条只留一串葡萄,严格控制产量,确保每颗果实都达到完美的形态和风味。他们卖是一种近乎苛刻的品质标准。 这套玩法,在日本的封闭体系里运行得很好。可一旦它的种苗跨过海洋,来到中国,就行不通了。 2006年种苗被引入,尤其到了2015年,本土种植技术一成熟,惊人的利润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无数人。种植面积疯长,从最初的十万亩,几年就冲到了一百二十多万亩。 在这种速度面前,日本那种精雕细琢的慢功夫,显得格格不入。市场用最直接的方式,剥掉了附加在葡萄上的光环,让它回归农产品的本质。原本的“艺术品”,迅速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日本在品种权的国际保护上慢了一步。按照规定,新品种登记后有六年时间去海外申请保护,他们错过了。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让一切失控的,是中国农业生产端对利润最原始的渴望。日本为了保证风味,把亩产死死控制在两千多斤。在中国,为了快速回本抢市场,亩产轻易就翻了一倍,甚至更高。 果农为了抢先上市卖个好价钱,不等完全成熟就提前采摘。好品质的门槛,就这样被轻易冲垮。 后果很快显现。消费者嘴里的阳光玫瑰,慢慢没了玫瑰香,只剩下酸涩。市场的惩罚也随之而来,价格一路狂跌,品牌信誉被严重透支。 最讽刺的一幕出现了。国产阳光玫瑰的价格和名声都跌到谷底时,一些商家开始动起歪脑筋。 他们把品质稍好的国产果,包装成“日本进口晴王”,价格立刻翻了将近十倍。这说明消费者心里,其实还认那个代表着高品质的“日本原产”标签。 可根据中国海关的准入名录,日本葡萄根本不允许进口。市面上所有的“进口晴王”,几乎都是谎言。 笔者觉得,我们亲手拉下神坛的东西,转头又试图用假冒的身份,把它再请回来。这是整个产业链在品牌建设上的集体迷失。 阳光玫瑰的事件,给所有人上了一堂昂贵的课。对日本来说,技术和物种自由流动的时代,想单靠原产地壁垒维持高端定位,已经行不通了。他们后来虽然修改了法律,但为时已晚。 而对我们自己而言,这次反思更深刻。我们有能力把任何稀缺的东西,迅速变得人人都能享用,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不仅要学会怎么把东西种得多,更要学会怎么去维护一个好品种的价值。 信息来源:《阳光玫瑰价格暴降!从300元跌至3.98元1斤,很多人爱吃→》,看苏州,2025年8月27日。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4
用户10xxx54 3
2025-09-23 20:54
从高高在上变成大众水果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