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良心了!9月17日,湖南长沙,一女子因自家茶几出现破损,就将它给拆开了,结果发现里面的材料竟是纸加胶水,可经销商却回应说是“合格产品”,网友:合法合规的干缺德事![舔屏] 湖南长沙的李女士最近遇到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四年前她花2万8买的茶几突然开裂,本想自己修补一下,结果一拆开彻底傻眼了。 这套茶几当年是和其他三件家具一起买的,原价4万多,砍价后2万8成交,李女士当时主要看中了款式,觉得价格也合适,就没有深入了解材质构成。 茶几开裂后,李女士发现内部并非预想的实木或高密度板材,而是纸屑、木屑混合胶水压制成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在家具行业确实存在,通常用于降低成本,但耐用性相对较差。 联系经销商后,对方回应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材料信息在购买时已有标注,虽然已过保修期,但愿意提供维修服务,从法律角度看,如果产品确实符合相关标准且有明确标识,商家的做法并无不当。 这个案例反映出家具消费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消费者对材质了解不足,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板材包括实木、实木复合板、密度板、刨花板等,价格和性能差异很大。 复合板材制造确实会使用胶水作为粘合剂,这是行业标准做法,关键在于胶水的环保等级和板材的密度,优质复合板材结构紧密,表面光滑,而劣质产品可能出现分层、开裂等问题。 购买家具时,消费者应该主动询问具体材质,比如茶几面板是什么材料,内部结构如何,是否有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等,这些信息通常在产品说明书中有详细标注。 正规商家通常会主动介绍材质特点和保养方法,如果销售人员对产品材质含糊其辞,或者刻意回避相关问题,消费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购买合同中应该明确材质、尺寸、保修期等关键信息,即使是口头承诺,也要求写入合同条款,这样在后续出现争议时才有据可依。 对于已经购买的家具,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首先要查看购买时的材质说明和合同条款,如果实际产品与标注不符,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这个案例也提醒商家,诚信经营才是长远之道,虽然使用低成本材料在法律上可能没有问题,但如果没有充分告知消费者,就容易产生纠纷,损害品牌形象。 消费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首先要冷静分析自己的权利和商家的义务,如果产品确实存在质量缺陷或与宣传不符,完全可以通过正当渠道维权。 网友热评: “两万八买个纸壳茶几,这商家是懂心理战的!专挑爱砍价的主儿下手,先给你砍掉一万多,回头再拿劣质货坑你,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建议查查这家具厂的质检报告,合格产品里塞纸壳?国家标准是拿纸糊的?建议市监局直接上门突袭!” “我家沙发也是!买的时候说头层牛皮,结果拆开发现是PU皮+报纸填充,找商家理论直接说'不影响使用',气得我当场发抖音,结果第二天就有人来修了。” “四年前买的餐桌,最近发现桌腿居然是塑料管子套木头,刮开油漆全是黑心料!现在买家具都得带个铁锤敲敲打打,防不胜防啊!” “家具行业水深到你想象不到!我们工厂做柜子的都知道,很多'实木颗粒板'其实就是碎木头渣加胶水,环保等级E0/E1都是厂家自己标的。” 你遇到过家具货不对板的坑吗?是用什么方法维权的?评论区晒出你的'打假战绩'! 信源:潇湘晨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