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就在刚刚 欧盟突然宣布 2025年9月19日,财联社消息,欧盟对华烷基磷酸及其钠盐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记闷棍来得突然,却毫不意外。欧盟的贸易大棒又一次精准砸向中国化工行业,嘴上说着“公平竞争”,手里算盘打得噼啪响。烷基磷酸及其钠盐,这拗口的化学品其实是锂电池电解液的关键原料,背后牵扯着新能源产业的万亿赛道。 看看时间点,多微妙啊。中国新能源车去年在欧洲市占率突破12%,德国车企大佬们急得跳脚。反倾销?明面是贸易救济,暗地里是技术围剿。欧盟碳边境税还没消化完,又搞化学品狙击,一套组合拳毫不遮掩。 数据不会骗人。中国去年出口这类化学品到欧盟总额超8亿欧元,增长率吓人——同比涨了43%。某些欧洲本土生产商份额被挤占,投诉信早就堆满了布鲁塞尔的办公室。但问题是,中国产品靠的是技术和规模优势,不是低价倾销。 贸易战没有赢家,尤其是化学品这种产业链环环相扣的领域。欧盟下游电池厂离不开中国的原料供应,调查期间关税一加,成本全转嫁给欧洲电动车消费者。这哪是保护产业?简直是给自己挖坑。 更讽刺的是,欧盟天天把“绿色转型”挂嘴边,却对新能源产业链关键原料下黑手。难道电池只能欧洲造?全球分工被政治野心碾得粉碎。话说回来,中国企业早不是吴下阿蒙,应诉反倾销经验丰富,见招拆招就是。 这场调查至少持续15个月,期间变数多着呢。中欧贸易额每天26亿美元,牵一发而动全身。欧盟委员会真要为了少数厂商利益,毁掉整个产业链的合作?我们拭目以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