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和韩国谈妥了,9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双方

中国和韩国谈妥了,9月1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韩国外交部长官赵显,双方就两国的关系发展以及接下来合作进行了讨论交流,重点是希望能够推动中国方面出访韩国。   这次会面可不一般,打破了韩国外长先等中方回访的“老规矩”,还赶在APEC峰会前40天,给中韩关系踩下了“加速油门”。   赵显这次来中国,创下了两个新纪录,这是李在明政府上台后,韩国外长第一次来中国访问,也是中韩外长时隔六年半的首次正式见面。   更让人意外的是,韩国这次主动打破外交惯例,先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这背后的原因,和韩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今年6月,李在明和中国领导人通话时就说:“韩中关系是韩国外交的基石,”这话和前政府“亲近美国、疏远中国”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咱们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中韩贸易额达到了2.33万亿元人民币,占了韩国外贸总额的21%,像半导体、汽车这些韩国的支柱产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超过了60%。   美国想拉着韩国搞“芯片联盟”来围堵中国,韩国这时候就得好好想想了:是要放弃21%的外贸份额,还是在大国之间找个平衡点呢?   赵显这次来北京,答案就很清楚了,会面的时候,王毅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句老话,说中韩关系应该“求同存异、一起合作”,赵显也马上表态:韩国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愿意和中国一起维护地区和平,这种信任的重建,给两国在APEC框架下的合作打下了好基础。   2025年的APEC峰会是APEC成立37年来,第一次由中韩连续两年主办,韩国的庆州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都,深圳则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就像中韩关系的两面镜子,一面是深厚的历史文化,一面是蓬勃的科技合作。   韩国方面说,这次会面重点讨论了怎么把今明两年的APEC会议办好,从贸易更方便,到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再到供应链安全,中韩在APEC的议程里有很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比如说,中国在光伏、风电领域很厉害,韩国在氢能技术方面有优势,两者结合起来,说不定能搞出新的低碳合作模式,还有深圳前海自贸区和韩国光州经济自由区,要是能在制度创新上对接一下,说不定能给区域一体化提供新的办法。   更值得关注的是,APEC这个平台可能会成为中韩解决“第三方干扰”问题的试验场,美国老想在半岛问题、台海问题上挑拨中韩关系,中韩通过APEC这个多边机制多沟通,既能展现大国的担当,又能避免双边关系被美国牵着走。   现在中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人觉得中韩关系就是“选边站”的零和游戏,要么跟着美国遏制中国,要么完全倒向中国疏远西方。   但这次中韩外长会面告诉我们,小国完全可以在大国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不盲目跟着美国对付中国,也不因为亲近中国就疏远西方,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合作,扩大共同的利益,建立一种“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伙伴关系。   这种做法,对现在世界上其他相邻的国家也很有启发,现在全球化遇到了很多困难,地缘冲突也不断,中韩用实际行动证明,邻居之间可以不用管意识形态的差异,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共赢,就像王毅说的:“中韩关系的发展说明,睦邻友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不仅能让两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也能给动荡的世界带来稳定。   站在APEC峰会的门口回头看,中韩关系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高层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民间的心心相印,当庆州的秋风吹过深圳的椰林,当“金桥”轮的汽笛再次响起,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对搬不走的邻居,一定能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