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西蓝花,我忍了。 冷冻预制羊排,我也忍了。 但唯独有一点我真的忍不了,那就是同行业的老板竟然都一边的支持西贝。 这点很大程度说明了西贝的操作在行业内是常规操作,别的同行估计也是这样做的。 如果这次西贝输了的话,那这些跟西贝一样操作的同行估计也会被牵连。 之前刷到某餐饮老板的朋友圈,明里暗里说“西贝只是运气差被盯上”,还说“不用预制菜的餐厅早倒闭了”。这话听着刺耳,却戳破了不少行业内幕——不是西贝独一家,是很多餐厅都在这么干。 有数据机构做过调查,2023年国内连锁餐饮用预制菜的比例已经超过75%,但敢明着告诉消费者的不到30%。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把“现做”当营销噱头,实际后厨全是解冻加热的流程。 最让人窝火的不是用预制菜,是“双标”。你要是标价二三十,说清楚是预制,消费者能接受;可西贝一道预制羊排卖上百,还打着“草原现宰”的旗号,这不是把人当傻子耍? 同行们抱团支持西贝,根本不是什么“行业情谊”,是怕西贝倒了之后,消费者的目光会盯向自己。就像一群人在黑屋子里偷东西,突然有人被抓了,其他人肯定要帮着说话,不然下一个被揪出来的就是自己。 之前有个做家常菜的连锁品牌,因为被曝光用预制菜,半个月客流量掉了40%,最后只能闭店止损。这些老板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预制菜不透明”的窗户纸被捅破,自己的生意也得黄。 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预制菜,是反感“被欺骗”。去年某快餐品牌主动标注“部分食材为预制”,还公开了供应链,不仅没影响生意,反而因为坦诚圈了一波粉。对比之下,西贝和那些沉默的同行,格局差太远了。 这次西贝的事,更像一次行业大考。要是最后不了了之,只会让更多餐厅觉得“欺骗没事”;要是能倒逼行业透明化,让消费者有知情权,才是真的帮了餐饮行业。毕竟靠谎言撑起来的生意,迟早会塌。 现在网上不少人呼吁“公开预制菜使用情况”,还有人建议监管部门出台规定。说到底,大家要的不是“消灭预制菜”,是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环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