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月8日,就在美军威胁入侵委内瑞拉之际,俄罗斯媒体在9月8日报道称,中国在委内瑞

9月8日,就在美军威胁入侵委内瑞拉之际,俄罗斯媒体在9月8日报道称,中国在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建立了第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开始开采。 9月8日,一则来自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这目光齐刷刷地聚焦于委内瑞拉那片宁静而神秘的湖泊,引发无数遐想。 在美军入侵威胁的阴云密布中,一则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中国于马拉开波湖的首个石油钻井平台,已稳稳落成,标志着中方在海外能源布局中迈出坚实一步。 这片享有“石油湖”美誉的水域,宛如一颗跳动的心脏,曾在委内瑞拉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承载着这个国家的繁荣与希望。 它不仅是全国第二大产油区,更坐拥高达500亿桶的探明储量,占了全国总量的七成以上。往昔百年间,此地俨然成了美孚、雪佛龙等美国能源巨头的领地。 浓郁的商业气息弥漫,连当地居民都感慨,连空气中仿佛都氤氲着“美元的味道”。 但曾经那样的日子,早已一去不返。自从马杜罗政府将石油资产收归国有,外国公司纷纷撤离。紧接着,美国超过一千项的严厉制裁,像枷锁一样套在了委内瑞拉的脖子上。 昔日,这个国家石油日产可达250万桶。然而到2023年,风云变幻,石油产量急剧下挫,如今日产竟不足78万桶,往昔辉煌难再。 美国不仅自己不买,还逼着全世界都不许买,连自家的雪佛龙公司都被迫撤走。欧洲企业更是避之不及。 讽刺的是,这个曾在二战中力挺美国的国家,如今却尝到了能源被武器化的苦果。马拉开波湖,因缺乏投资和设备老化,几乎成了一片“死湖”。 就在这片萧条的水域,一家名叫康科德资源的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了转机。这家公司之前毫无石油开采经验,却砸下了高达1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还派来了60多名技术专家。 他们目标明晰,欲重启湖区约一百口已沉寂多年的油井。这些油井似被时光遗忘,如今将在他们的努力下,重燃产油的希望。 他们带来的,是一种被称为“移动的海上石油工厂”的新型浮动设施。这种设计不需要固定在地面,灵活性极强,非常适应这里的复杂环境。 目前,日产油量已达1.2万桶。他们拟定计划,欲在2026年末实现产量大幅跃升,将日产油量提升至6万桶,展现出对产能增长的积极愿景与坚定决心。 要知道,6万桶的日产量,已经接近委内瑞拉当前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开采工作预计从今年9月就将正式开始。 这次合作,标志着一个巨大的转变。如今的中国,早已跨越单纯买家的角色局限,华丽转身为积极的投资者与可靠的合作伙伴,在国际舞台上以崭新姿态,深度参与并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协同发展。双方签下了一份长达20年的产量分成合同。 更关键之处在于,此次交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高达68%。此举意义非凡,无疑是对美元制约地位的有力削弱,彰显了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愈发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动机说到底十分坦率。身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其石油年消耗量高达7.56亿吨,其中竟有72%依赖进口。 如此庞大的进口占比,凸显了该国石油供应对外的高度依存。能源安全宛如国家发展的生命线,细微变化皆影响整体。 对深陷经济危机的委内瑞拉来说,这更是久旱逢甘霖。高通胀和物资短缺让民众苦不堪言,增加石油收入,意味着新的就业和经济复苏的希望。 中国的投资,被看作是对美国制裁的直接挑战,找到了一条绕过封锁的活路。 美国自然不痛快,这可是触动了它的 “后院”。特朗普政府曾向距离加拉加斯仅800公里的波多黎各派遣F-35战机和两栖部队,威慑意味十足。但武力威胁并非总能奏效。2019年,美国雇佣兵的登陆尝试,就被委内瑞拉特种兵和俄国人联手挫败了。 委内瑞拉也不是毫无招架、反击的实力。他们拥有820万人的庞大民兵队伍,装备了中国制造的VN-16突击炮和SR-5远程火箭炮,还计划采购红旗防空导弹和火龙-280弹道导弹。 况且,他们还配备了伊朗 “小摩托” 无人机与俄罗斯的沙赫德 - 136 无人机。 中式的米波反隐身雷达,被认为能有效克制F-35。马杜罗在首都修建 “中国抗战胜利纪念广场”,还公开使用中国手机,这正是不惧监听的姿态。 加上俄罗斯的长期支持,以及中国通过“2+2”机制协助其升级国防,局势远比表面复杂。 如今,中国钻井平台的存在,让任何潜在的冲突都不再是单纯的地区事件。马拉开波湖的这盘棋,表面上是商业行为,底下却是一场地缘政治的激烈博弈。 它展现了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决心,也反映了全球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国单边制裁的效力正在减弱,因为响应者越来越少。 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国依旧与受制裁国家开展贸易,进而形成了 “替代供应链”。各国都开始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欧洲绕道购俄天然气便是例证。 信息来源:新华网2025-09-02发布:马杜罗:美国企图通过军事手段对委内瑞拉“极限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