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场雷雨为何引发“雷暴哮喘”? 花粉过敏是最大元凶

花粉过敏加上打雷,会诱发“雷暴哮喘”?前天(9日)晚上,京城的一场雷雨天气后,一些市民反映,夜里突发哮喘症状。

“我感觉嗓子有痰堵着,快喘不过气了,太难受了!”当晚,就在京城雷雨交加之时,本就有鼻炎的李先生,突发呼吸困难。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昨天,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市民分享了当晚突然鼻炎加重或者哮喘的经历。还有网友称在医院做了雾化后有明显好转,急诊室里有很多人有类似症状。9月8日晚,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等地相继出现强雷暴,医院短时间内接诊众多哮喘患者。有专家介绍,这是“雷暴哮喘”,其最大元凶是花粉过敏。

什么是雷暴哮喘?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介绍,雷暴哮喘是指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现象,多发生于花粉高峰期,属于与气象相关的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雷暴哮喘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有雷雨天气过程、有较高的花粉浓度、患者有过敏体质。

前天,北京花粉浓度等级为4到5级,大部分站点处于高至很高级别,其中昌平观测点的数据显示,蒿草种类的花粉浓度高达196粒/1000mm2,其他种类浓度高达228粒/1000mm2。

记者了解到,季节性花粉过敏引起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雷暴哮喘最敏感的危险因素。而在秋季,花粉以草本类植物为主,如藜科、菊科蒿属和桑科葎草属等,颗粒小且干燥,易漂浮在空中,让人防不胜防。

当花粉浓度较高时,它会随着上升气流进入到云层中。当遇到雷雨天气,雷电和水汽会将大的花粉变成小的花粉颗粒,降雨又会将花粉颗粒重新带回地面,导致地面的花粉浓度进一步增强。同时,较小的花粉颗粒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呼吸道,过敏体质人群便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心琴的研究结果对“雷暴哮喘”做了更形象的解释:打雷真正的“破坏力”在于对空气中已有花粉的“改造”与“投放”。它先是像一台“花粉粉碎机”,将原本漂浮在空中、粒径大于20微米的花粉瞬间粉碎,变成小于2.5微米的超细颗粒;接着又化身“高空投放器”,借助雷暴带来的强对流、电场和降水,在短时间内把这些细颗粒“空投”到地面,导致局部花粉浓度急剧飙升。而这些被粉碎的花粉颗粒,危害比原来大得多。更关键的是,这一过程集中在雷暴前30分钟到雨后1小时,花粉浓度曲线呈“尖峰”状,人们会瞬间感受到过敏症状爆发。

一般来说,既往哮喘患者、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及对草花粉过敏的个体,是最容易受到雷暴哮喘威胁的人群。安心琴的研究指出,近年来,京津冀、内蒙古、陕北等地区春夏花粉浓度高、雷暴活动频繁,雷暴哮喘的风险也在增加。

根据市气象台预报,本周中后期京城多分散性降雨,同时花粉浓度也比较高。今天京城的花粉浓度等级仍为4到5级,大部分站点依旧处于高至很高级别。

防护小贴士

雷暴前后,要及时关闭家中和车内窗户,避免花粉细颗粒进入,同时打开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的花粉浓度;应尽量避免在雷暴前3小时到雷暴后3小时外出,这段时间是花粉细颗粒浓度最高、致敏风险最大的时段。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佩戴N95或KN95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