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强热带风暴级)于9月8日8时50分前后在江门台山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8百帕。连日来,我市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严格落实各项防风措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受台风“塔巴”影响,8日我市风雨明显,部分地区出现水浸情况。当日中午,阳春市石望镇出现短时强降雨。12时30分,镇村干部在交明村巡查时发现黄村河水位快速上涨。考虑到村里的圩仔街有水淹风险,镇村干部马上组织研判,挨家挨户紧急疏散群众,并上报情况。半小时内,河水进入房屋,最深浸水50厘米。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伍及时赶到,将河道两岸受水浸的40户、50名村民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镇村干部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力量疏通拓宽下游河道、加速排洪,水位半小时内回落至安全水平。隐患排除后,村民已陆续返家清理。
阳东区以“迅”应“汛”,“前置”跑出加速度。8日凌晨,阳东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联合武装部民兵连、蓝天救援队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前置到东平镇备勤救灾一线,确保发生险情能及时响应、快速反应。各类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共55支、救援队伍1917人,救援装备抽水泵110台、橡皮艇54艘、冲锋舟14艘、发电机57台、大型排涝车3台随时可投入抢险救灾。
一幕幕场景,是我市扎实筑牢防风防汛安全防线的缩影。船舶有序停靠避风、在建工地停止施工、旅游景点临时关闭……台风“塔巴”登陆前,我市立足台风正面登陆不利情况,抓实抓细各项台风防御措施,科学决策,精密部署,迅速行动。
根据防风工作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闻“风”而动,严格按照防风“六个百分百”要求,切实做好全市海上作业渔船回港、渔排养殖和海洋牧场作业人员上岸、海上风电平台人员撤离、滨海景区关闭等工作,确保人员安全。充分把握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全方位组织开展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对重点环节进行再检查、再落实。落实陆上防风防汛措施,坚决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加强值班值守和巡查巡防工作,强化应急救援和物资准备,确保第一时间处置险情。截至8日7时台风登陆前,全市共转移人员6.7万余人。
鉴于台风“塔巴”强度逐渐减弱且远离我市,市气象台于9月8日16时14分将阳江台风橙色预警信号降级为蓝色。依照《阳江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市三防指挥部于8日17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风Ⅳ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各部门继续按防风Ⅳ级应急响应要求抓好各项防御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