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航母为访韩绕行1000公里,坚决不靠近中国。 最近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一次航行引起了不少关注,根据公开的卫星图像显示,这艘航母从日本前往韩国时,选择了一条颇为特殊的路线。 通常情况下,从东京港到韩国釜山最直接的航线是向西南方向航行,经过大隅海峡进入东海,总航程约1000公里左右,这条路线不仅距离最短,也是商船经常使用的航道。 但“威尔士亲王”号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它先是向北航行,穿过津轻海峡进入日本海,然后再向南前往韩国方向,整个航程因此延长到2000多公里,几乎是直线距离的两倍。 这样的航线选择确实比较少见,从燃油消耗、时间成本和航行效率来看,绕行显然不是最优选择,而且在整个北上和南下过程中,英方也没有安排任何与日本的联合演习或军事交流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当前西太平洋的复杂局势有关,直线航路会经过东海部分海域,而这一区域近期各国海军活动相对频繁,选择绕行路线或许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海上相遇。 实际上这并非英国航母首次在亚太地区调整航线,今年7月,该航母原计划经南海前往日本,但最终选择了经印度尼西亚绕道澳大利亚的路线,这种航线调整在国际航行中并不罕见。 “威尔士亲王”号搭载约20架F—35B战斗机,护航编队包括45型驱逐舰等舰艇,虽然整体配置完整,但编队规模相对较小,在复杂海域航行时需要更多考虑安全因素。 英国海军近年来重返亚太地区的频率明显增加,这反映了其全球战略布局的调整,但受限于舰队规模和后勤保障能力,英国在远距离部署时往往需要与盟友密切协调。 英国航母此次访问亚太的时间安排也很有讲究,它在日本停留了20多天,进行了多项交流活动,展示了与盟友的合作关系,而访问韩国也是其亚太之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次航线选择体现了现代海军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谨慎态度,各国海军在执行远洋任务时,都会综合考虑政治、军事、外交等多重因素。 航行路线的选择往往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时候反映的是国家战略意图和风险评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避免不必要的摩擦成为各国军方的普遍选择。 有网友调侃说,“英国这是给石油公司冲业绩呢?多跑1000公里,燃油费得多烧几百万英镑吧,有这钱修修自家漏水航母不好吗?” 还有人补刀:“本来舰载机就故障,续航再浪费在绕路上,这波操作属实看不懂。” 不少网友认为,英国航母选择绕行,根本原因还是实力不济,怕在中国周边“露怯”。有人指出:“别看嘴上叫得凶,真到了行动上,还是怕被中国海军‘全程围观’,他们的航母编队像是拼凑的,45型驱逐舰毛病多,F—35B舰载机还时不时趴窝,确实没啥底气。” 许多网友觉得,英国航母这番操作,表面是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秀存在感,实则尴尬无比。“想来亚太刷存在感,结果连最近的路都不敢走,生怕惹不必要的麻烦,大英帝国昔日的荣光,现在全靠‘谨慎’来撑了。” 有人戏称:“这哪是‘自由航行’,分明是‘自由绕路’。” “认清现实,比较明智”:也有网友表示理解,认为英国的选择很现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是莽夫,解放军在周边的海空力量部署和区域拒止能力可不是摆设,英国航母选择避开,避免误判,算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国际版‘嘴强王者’”:不少网友调侃英国是“说最狠的话,跑最远的道”。“在日本的时候可能没少放狠话,结果行动上诚实地很,离得远远的,典型的‘口嗨’选手。” 你觉得英国航母这番“绕道操作”,是“识时务的明智之举”,还是“实力不济的无奈选择”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信源:英国贱卖"卓越"号航母 为新一代航母"让位".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