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不想造反吗?当然不是!曾国藩不造反,并非心里不想,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他不是不想造反,而是不具备造反的条件。 自古的造反派除了有实力外,还需“师出有名”,你得有个口号,好呼啦人跟你一起反。曾国藩本来也可以扯大旗,也就是搞个好口号,可无奈,他自己早年把这个路给堵死了。 清朝,如曾国藩这样的汉人造反,扯的大旗,也就是口号,无非就是两种:一是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二是强调满清皇帝无道,号召大家推翻昏君。“上帝次子”洪秀全起义那会儿,用的是第二点。 扯了大旗,才好号令,才好招兵买马。可曾国藩早年为了灭掉太平天国,自己把这条路堵死了。具体怎么堵死的,请看《曾国藩讨太平天国檄文》里的这句:“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尔被胁之人,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亦不能更为分别也。” 意思是:“如今天子勤政爱民,英明睿智,乃天下少有的明君。”不得不说,这路,堵得确实有点严实。只要他造反,老百姓死活把他当吴三桂第二,对他会极度嫌弃厌恶。 造反都得有能人应承,光佣兵几十万,并不足以成为能造反的条件。曾国藩身边有真的向着他,甘愿为了他去反抗大清的能人吗?李鸿章?你顺的时候,李鸿章是你的学生,你不顺的时候,就不好说了。至于左宗棠,外号“左骡子”,出了名的倔,本来就与他不和,如果他要反,第一个站出来收拾他的就是左宗棠。 曾国藩看似得民心,却并没有真正收服人心。什么样的人能收服人心?真正具有大才之人!曾国藩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就连他下面的几十万将士,表面上从他,实际上,却也是为了利益跟他在一起。曾国藩给了他们骨头,如果大清给他们更大的骨头,有几个人不会弃他而去? 第三,造反者都是真正的军事强人。曾国藩军事上真的厉害吗?如果当真厉害,就不会打仗打输了多次要跳江自杀了。如果真的厉害,大清就不会传出“没把曾国藩打趴下,就不能称之为名将”的“名将标准”了。 并不具备军事才能的曾国藩如果真的造反,很快会被清军打趴下,以前抗击太平天国时他拥有的机会无限,败了重来就是,可如果造反,他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曾国藩在不能保证自己绝对能打赢,也就是对自己军事才能有绝对信心的情况下造反,几乎等同于找死。这事,他比谁都明白。 第四,造反者说到底得得民心,可他曾国藩当真得民心吗?非也非也!曾国藩在东南烧杀抢掠,早已让老百姓恨之入骨,还谈何得民心? 第五,回到他统帅的湘军,人数的确不少,可因为内部的诸多问题,他连维系湘军不哗变都有难度,更谈何让他们跟着自己造反呢?不说别的,当真造反,内部可能就直接把曾国藩干没了。 何况曾国藩手下非善茬者太多,比如他那个爱逞匹夫之勇的弟弟曾国荃,表面看曾国荃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只有曾国藩自己知道,若非这些年自己苦苦教导,关键时刻给他指明路,早八百年这弟弟就闯大祸被咔嚓了。 第六,曾国藩用来造反的“底子”,也就是身体没了。曾国藩的身体一直不好,现存的《曾国藩家书》、《日记》中,大量记载他健康问题的内容。他有严重的顽疾,这个病现代人称之为疮疥、廯疾。一发作,浑身瘙痒难耐,整晚没法睡。这种病与精神压力有直接关系,精神压力越大病就越重。 曾国藩仅仅是处理朝廷给他的这些事,身上的瘙痒就折磨得他无法忍受了,如果是造反的压力,那他估计得换层皮。 曾国藩还有严重的眼病,他的视力一直在不断下降,晚年几乎双目失明。从医学角度推断过去,曾国藩得的应该是白内障或者青光眼,这种病,只要动手术就行,可在医学并不发达的晚清,这种病是无法治愈的。 曾国藩还出现了中风症状,他经常头晕、目眩、耳鸣、手脚麻木,说话困难。无疑,曾国藩是伴有高血压的。同时,他还伴有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这与他官场应酬有关。 曾国藩身体这么弱,与他天生体质差有关,也与他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有关,当然也与他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曾国藩虽然有静坐的习惯,可他老人家不爱运动,一动一静才是最佳养生,他光静坐不运动,效果不就大打折扣了吗?他早年还抽烟、喝酒,后来虽戒了烟,但早年抽烟对他身体的损害也是不可逆的。 综上,曾国藩不造反,是条件不充分,而非不想造反。不过,也幸好他没造反,否则,中国历史上,怎会有两个半圣人呢?曾国藩能成为历史上的半个圣人,当真得感谢他才能不够、身体不佳,这,大概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