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现了围堵中国已经失去意义,美国国家国防战略建议美国放弃围堵中国!在我们举行盛大阅兵之后,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独家披露称,有别于川普总统首度执政时强调威慑北京,据称负责制定最新版的国家国防战略报告的五角大楼官员建议,国防部应以保护美国本土与西半球为优先要务。 就在不久前,我们的阅兵式上接连亮相了多款先进武器,从东风-17、东风-26,到鹰击-17、鹰击-21,每一款都不是简单的展示品,这些装备具备高超音速、难以拦截的特点,不仅能覆盖大范围区域,对美国航母战斗群也形成了直接的实质威胁。 除了导弹,阅兵场上还出现了探测隐身飞机的雷达、水下的无人潜艇、智能水雷,这些装备结合起来,意味着在海陆空三个方向,我们都具备了有效对抗顶级平台的手段。 西方普遍认为,这些军事进展与美国突然传出的战略新动向有关,Politico的爆料称,这份正在酝酿的国防战略文件与此前几十年的思路完全不同。 最意外的是,推动调整的核心人物,正是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柯伯吉——一个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将“威慑中国”放在国家防务首位的铁杆鹰派。 就在几年前,他还是力主在西太平洋强化军事存在、围堵中国的重要推手,而如今却亲自提出,美国应该让盟友多担责任,把资源集中到保护本土与西半球。 这个变化,背后是一种现实判断:美国的力量已经难以同时覆盖全球多个方向,而面对愈发强大的中国,围堵的成本和风险都高得不成比例。 这种可能的收缩,在冷战后几乎是第一次出现,三十年来,美国的战略都是往外推,把战线拉到离本土最远的地方,靠前沿部署来塑造国际格局。 一旦真的收缩回西半球,这意味着美国将主动退出一些地区的主导权,让其他力量填补空白,这对于亚太尤其敏感。 如果美国把重心转回本土,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这些盟友,可能会感受到安全屏障在变薄,他们需要自己寻找新平衡,不是加快军备,就是在外交上更靠近中国,避免正面冲突,美国所谓的战略调整,也可能无意间在给我们制造出新的战略真空。 在这条变化链的末端,有一个问题绕不过去,那就是台湾,长期以来,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棋子,美国通过对台军售、海峡穿航等手段维持其存在感。 但随着台海局势变化和中国大陆军事能力的提升,美国在这里维持高度介入的成本正在放大,一旦发生冲突,美军在周边的基地和舰队几乎都会在第一时间被锁定打击,对美国来说,这是一场可能为一个非核心利益付出高昂代价的冲突。 这种政策上的微妙变化,不一定立刻显现,但在不久的将来大概率将会发生,而到了那时,就是两岸统一的绝佳时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