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一个苏联女兵看到一个日本战俘英俊潇洒,她悄悄对男人说:“如果你答应和我生一个孩子,我就带你回苏联,你答不答应?” 这位苏联女兵是一位卫生员,在西伯利亚这种苦寒之地,除了能够见到一些身体还算强壮的日本战俘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什么男性。 在这种畸形且压抑的环境下,部分苏联女兵将情感寄托的希望放在一些日本战俘身上,也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 传宗接代,不只是刻在中国群众骨子里的基因,苏联的女性也是十分“纯情”的代表,她们也幻想着一生一世一双人,如果遇到真正的爱情,也会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去追求“幸福”。 当然,也有一些“别有用心”的想法…… 时间线拉回到1945年8月9日,当时日本战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日本仗着在太平洋不少地盘,气焰依旧嚣张。 这个时候,苏联直接表示对日本宣战,远东地区成为了苏联的重点打击地点,中国的东北地区与苏联算是“接壤”,而日本的东北亚又与苏联近在咫尺。 苏联选择在这样“特殊”的地点开战,就笃定了日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失败,而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苏联出手给日本远在东北的关东军一个不小的打击,一瞬间,战败的恐慌蔓延在日本军队之中,日本士兵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确实如日本士兵所想,苏联红军那个个都不是好惹的,更没有中国战士那么仁慈、善良,他们看到日本士兵深恶痛绝,恨不得现场“活剐”了日本士兵。 前前后后,苏联投入了150万左右的兵力,日本节节败退,直接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苏联红军可不看那些日本士兵的哭天喊地、求爷爷告奶奶,毕竟日本士兵当初在中国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时,也不见有丝毫的心软。 那个时候,苏联红军对日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畜生不如! 但当时苏联红军俘虏的日本士兵实在太多了,如何处理这些日本战俘,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问题,若是“养”着吧,苏联方面可不愿意。 日本战俘虽然个子不高,吃的却不少,而且苏联当时粮食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匮乏,自己人都不够吃,哪有多余的粮食让日本战俘填饱肚子? 思来想去,苏联方面便决定眼不见心不烦,还要让日本战俘发挥最后的余热,做出决定,将那些日本战俘送到遥远且寒冷的西伯利亚,让他们一边开垦荒地,自给自足,一边替苏联“打江山”。 这一办法还真是有效果,原本不可一世的日本战俘本来对苏联红军还有些看不上眼,认为苏联红军会和解放军一样,可没想到,苏联红军压根就没将他们当人看,更不必说什么人道主义“救助”了。 在苏联红军眼里,日本战俘个个都是手上沾了无辜群众鲜血与生命的“魔鬼”,因此,对待魔鬼当然就要用对待魔鬼的手段和方式。 前往西伯利亚充当苦力的日本战俘,日子极为艰苦,无休止的干活,肚子还填不饱,还要忍受极为苛刻寒冷的环境,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理上的折磨。 苏联红军会对日本战俘进行层层筛选,比如会让他们脱掉所有的衣服,然后屁股上肉厚、肉多,身体还算强壮的日本战俘,就会被派到条件更加恶劣的环境“工作”。 对于日本战俘而言,这样的生活简直苦不堪言,可苏联红军才不会在意日本战俘的“死活”,不过也有一些“意外”发生。 有的日本战俘身强力壮,而且长相英俊帅气,苏联红军当中有一些女性,会跟随日本战俘前往西伯利亚,她们便是负责日本战俘健康状况的卫生员。 这些卫生员大多数都是单身,而且与日本战俘年龄差不多,在那种苦寒之地,心中难免有些悲戚,冬天最适合抱团取暖,她们中的一些人也是“颜值主义者”。 一想到自己要在寒冷的西伯利亚生活多年,心中就有些悲伤,如何缓解这种心情?那些长相帅气的日本战俘便偷偷溜进了她们心中,她们也想着能够成个家,生个孩子,过正常人的生活。 因此,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一些苏联女兵总会将日本战俘偷偷拉到自己的房间,并对日本战俘说起一些悄悄话,比如想和日本战俘生下孩子,开头的一幕并不算是个例,可以说是相当普遍。 一些苏联女兵想要找一些短暂的慰藉,虽然只是暂时的,但也能够得到一时的温暖和欢愉,这对于苏联女兵是极具诱惑力的。 日本战俘虽然不情愿,但为了生存,为了得到一些好的吃食,也会选择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这在当时的西伯利亚算是心照不宣的存在,人人都知道,可人人都不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