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法制日报
近日,据媒体报道,江苏南京的王女士因自家门锁损坏,其在某平台搜索找到了开锁业务。师傅上门换锁后收费1800元,其中门锁收费1600元,事后其搜索网购平台发现同款门锁定价仅需258元。当她质疑收费问题时,开锁师傅却将她微信删除。
9月2日,平台针对此事作出回应称,经核实,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消费者与商户线下达成交易,未通过平台下单支付,平台暂无法追踪线下实际交易情况。平台核实商家高价收费等单点问题,已按相关规则对商家进行治理。
目前,在平台定位南京已无法搜索到该开锁业务。
那么,换锁被收1600元,网购同款才258元,是否涉嫌价格欺诈?能否要求商家退还差价或赔偿损失?消费者遭遇此类情况该如何维权?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胡青春律师的专业解读!
1、换锁被收费1600元,而同款锁具网购仅258元,是否涉嫌价格欺诈或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
胡青春:在市场交易中,商家享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漫天要价。该次事件中,商家要高价的行为已经涉嫌价格欺诈。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价格欺诈行为,其中第(四)项规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不得使用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标示价格以及其他价格信息。开锁师傅在报价时,显然谎报了门锁的价格,已经涉嫌价格欺诈。
此外,该行为还涉嫌违反价格法的多项规定。首先,该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款锁市场售价258元,开锁师傅却收取1600元,高出正常价格数倍之多,价格畸高,这种做法明显有违公平、合法和诚信原则。
其次,价格法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开锁师傅在换锁过程中,利用自身交易地位优势以及消费者急于换锁的心理,胡乱要价,未向消费者讲明定价的依据、标准,也未说明门锁的产地、品名等具体信息,显然违反了价格法第十三条之规定。
另外,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其中第(六)项规定,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变相提高或者压低价格。开锁师傅将低价门锁定为高价门锁,以此让消费者误以为该锁的安全等级更高,故意抬高门锁价格,同样违反了价格法规定。
2、消费者遭遇此类情况,能否要求退还差价或赔偿损失?可通过哪些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胡青春:遭遇此类情况,消费者可通过多种法律途径维权。首先,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热线电话,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由消费者协会根据投诉内容进行调查调解。其次,可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商家的价格违法行为。再次,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其他途径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提起诉讼,并不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和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为前置条件,消费者的上述维权举措,可以同步实施。
关于退还差价和赔偿损失问题。基于商家未合理明码标价,存在价格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还不合理的差价部分,即1600元与合理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此外,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商家在换锁过程中将258元的门锁以1600元的价格销售,不但涉嫌价格欺诈,还涉嫌以次充好,如查证属实,依法须向消费者支付商品价款三倍的惩罚性赔偿。除此之外,如果商家的行为给消费者造成了其他损失,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一并赔偿。
由此提醒消费者,私下交易脱离平台监管,维权难度可能较大。建议优先通过线上平台完成交易,保障消费流程可追溯。消费者应及时准备好相关证据,如消费凭证、与商家的沟通记录、同款商品的网购价格截图等,证据准备充分,其诉求才能获得人民法院的支持。
3、该事件中,消费者能否要求平台承担更多责任?平台对入驻商家的价格行为、售后服务应承担哪些监管责任,如何加强监管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胡青春:关于消费者能否要求平台承担更多责任的问题,关键取决于消费者是否通过平台下单、购买服务且平台无法提供商家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以及平台经营者是否存在监管不力的情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和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结合目前报道,消费者王女士通过平台联系商家后与商家线下达成交易,如果是此类情况,平台是否承担更多赔偿责任,则取决于平台是否明知商家存在价格欺诈等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而未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符合该情形,则王女士可以要求平台承担更多责任;反之,王女士的要求于法无据。
平台需切实监管入驻商家,防范类似事件:一是严格资质审核,强化营业执照、服务资质等审核,确保商家依法诚信经营;二是加强价格监督,建立价格报备与监测机制,审核干预不合理定价,禁止虚标价格;三是完善消费者评价和投诉机制,处理消费者反馈的价格、服务问题,处罚违规商家;四是加强商家培训,提升其依法诚信经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