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胡炬焕高田静
近日,海宁市中医院凭借其在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领域的杰出贡献,再次荣获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示范基地”称号,标志着其肠癌防治体系已迈入全国领先行列。
自1977年,海宁市成为全国首个大肠癌防治现场试点以来,海宁市中医院作为承办单位始终坚守“早筛早治”理念,通过三轮大规模筛查实践,累计筛查77万人次,成功检出肠道病变2.6万例,患者五年生存率从41.9%大幅提升至70.6%,交出了一份癌症防治的优异民生答卷。
医院创新构建的“精准筛查+全链管理”体系,依托覆盖全市的肠癌防治网络,为10万高危人群提供了免费肠镜筛查,早期诊断率高达95%以上,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医院严谨的筛查流程、精准的诊断技术以及完善的随访管理机制。
在技术创新方面,海宁市中医院同样表现卓越。其上消化道肿瘤机会性筛查模式,将癌症筛查融入日常诊疗,两年内完成1.5万余例筛查,获评国家级“先进单位”。同时,在省级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医院创新采用序贯筛查方案,累计服务超20万人次,检出癌前病变逾千例。
海宁市中医院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国内的高度认可,其建立的全人群肿瘤数据库更连续15年入选《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并载入《五大洲癌症发病率》国际权威报告,为世界癌症研究贡献了“海宁样本”。
未来,海宁市中医院将继续深化肠癌防治模式,扩大筛查覆盖范围,提升诊疗水平,为守护城乡居民肠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