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高温下的“清凉守护”,江苏工会织密“防暑网”

三伏已过,热浪未消,暑气仍在江苏大地盘桓,气象图表上持续走高的温度曲线背后是无数户外劳动者的坚守。他们穿梭于滚烫的街巷,攀爬于发烫的电杆,忙碌于灼热的工地,用汗水保障着社会脉搏的平稳跳动。在这场与高温的持久战中,一股来自工会的清凉力量,正悄然流淌,为他们送去一份体贴入微的守护。

劳动者坚守一线,工会送“清凉”

纵观整个江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全省气温持续性偏高,8月25日-9月1日江苏局部地区会出现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户外工作者带来了严峻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批批劳动者依然坚守在岗位之上,保障着城市的正常运行。

面对持续高温,江苏各地工会积极行动。在常州市武进区,总工会深入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现场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站点,开展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慰问组带着防暑降温用品和工会组织的关怀,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

泰州市姜堰区总工会开展了“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专项行动,走访48家企事业单位,慰问高温作业人员、户外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000余人次。慰问组不仅将“清凉礼包”送到他们手中,还叮嘱企业负责人科学安排工时,避开午后高温,确保职工安全健康。

徐州新沂市总工会启动夏季“安康三送”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坚守在一线的劳动者送去关怀与温暖。在高新区中学项目、淮宿高铁项目等新沂市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市总工会的慰问队带着降温礼包直奔项目现场,送达一线工人手中,“刚从脚手架上下来,这个桃子又凉快又甜,浑身的燥热都消了一大半!”一位满头大汗的工人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

慰问活动覆盖面扩大

武进区总工会于8月21日开展了2025年高温“送清凉”走访慰问活动,投入专项资金约60.3万元,用于购置并发放清凉饮料、遮阳用品、洗漱用品等实用物资,惠及职工超过12000人次,慰问覆盖面较去年进一步扩大。

江苏的夏日慰问活动不仅覆盖传统行业职工,也重点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姜堰区总工会联合多部门组成慰问小分队,前往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及饿了么、京东、美团等服务站点,为刚结束派件任务的快递员送上“清凉礼包”。同时,在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志愿者也将这份实用又贴心的关怀送至环卫工人手中。

夏日“送清凉”不仅是为一线劳动者提供防暑物资,更是工会从源头入手、体系化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生动实践,江苏省总工会鼓励各地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作。这份“清凉”关怀也由线下延伸至线上,徐州市总工会依托265家工会驿站构建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其中包括自建15家、共建250家,以及80家智能化驿站。这些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热饭、饮水、休息、充电等便民服务,并全部在高德地图标注,方便劳动者就近使用。2021年以来,已有21家驿站获评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85家获评省级“最美”站点。

建立长效机制,工会品牌持续发力

近日,江苏省总工会印发《江苏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全省工会常态化送温暖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全年、精准高效的送温暖工作体系,实现从“集中式救助”向“持续性关怀”的转变。这一机制突破“节日依赖”,将送温暖工作细分为“常态化慰问”与“临时救助”两类,形成梯度衔接,覆盖多种群体。

多年来,武进工会围绕全区发展大局,持续打造“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特色服务品牌,充分体现工会组织对职工生活的贴心关怀和对职工安全健康的高度重视。据徐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工惠清凉”是市总工会线上普惠服务的品牌项目,已经连续开展3年、惠及职工10万余人次。阜宁县总工会则立足“四季送”活动,借助每年“春风送岗”招聘活动,帮助500多名待岗人员就业再就业;每年开展一次夏季“三送”活动,为4000余名一线职工送清凉;每年组织一次“金秋助学”活动,帮助一批困难职工子女圆梦;每年春节前开展一次“送温暖”活动,为千余名困难职工送上慰问金,让工会服务始终围着职工的“生物钟”转,不断提升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伴随着一系列帮扶措施的实施,工会温暖的触角已延伸到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求学圆梦、技能提升、权益维护、职业介绍等无所不包。

今夏,针对高温酷暑,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暑降温活动,为全区劳动者送去丝丝清凉。这一长效机制确保了工会服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广大劳动者能够常年感受到工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

据悉,江苏的高温天气即将在9月初告一段落,但工会组织带来的这份“清凉”与关怀,却不会随着天气的转凉而退却。从“夏送清凉”到“四季送温暖”,从一场场活动到一项项长效机制,工会的关怀正日益精准地滴灌到每一位劳动者最需要的角落。这份守护,让每一个辛勤付出的身影,都能被看见、被尊重、被温暖。

文/袁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