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潘瑞冬
声学龙头歌尔股份(002241.SZ)业绩持续回暖。
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歌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减少7.02%;归母净利润为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从单季度来看,歌尔股份归母净利润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回升,至今已经连续7个季度实现增长。
自2025年4月以来,歌尔股份的股价也进入了上涨通道,尤其是近期,公司的股价猛涨。K线图显示,歌尔股份的股价从8月8日收盘的22.86元/股涨至8月25日收盘的30.96元/股,11个交易日涨幅达35%。公司市值重回千亿元。
非经常损益助净利增长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正经历新一轮创新浪潮,作为声光电领域智能硬件制造龙头,歌尔股份业绩迎来增长。
根据中报,歌尔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减少7.02%;实现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对于这份减收增利的半年报,公司称,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AI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消费电子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AI智能眼镜和AR增强现实产品有望持续快速成长,同时带动相关的声学、光学、传感器、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业务的成长,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从营收区域来看,境外营收拖累了公司营业收入的表现。2025年上半年,歌尔股份境外实现营业收入320.61亿元,同比减少13.28%;不过,公司境内业务增速较快,同期,境内实现营业收入54.88亿元,同比增长60.95%。
而净利润实现增长,主要是因为非经常损益的增加明显。根据半年报,公司获得企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等政府补助,影响非经常损益1.1亿元;此外,公司外汇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动及交割产生的收益高达4.18亿元。
实际上,从单季度来看,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歌尔股份的季度归母净利润就持续增长,至今已连续7个季度增长。
二级市场上,自2025年4月以来,公司的股价也进入了上涨通道。其中,K线图显示,歌尔股份的股价从8月8日收盘的22.86元/股涨至8月25日收盘的30.96元/股,期间涨幅达35%。公司最新市值为1081亿元,重回千亿上方。
毛利率达近四年同期新高
2025年上半年,歌尔股份的精密零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该业务板块占总营收的比例由15.62%增至20.25%。据了解,这一业务聚焦声学、光学、微电子等高端零部件,直接受益于AI智能眼镜、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的需求爆发。其中,公司为MetaRay-Ban系列智能眼镜提供的声学模组和传感器,以及为小米首款AI眼镜独家供应的光学模组,均属于高附加值产品。
此外,智能硬件实现营业收入203.41亿元,同比增长2.49%,该业务板块占总营收的比例也由49.15%增至54.17%,进一步巩固其营收主力的地位。其中,AR/VR设备、智能耳机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该板块毛利率升至11.51%。公司在CES2025推出的全球最轻AR眼镜Mulan2(仅36克)和支持多模态交互的Wood2,技术壁垒高且溢价能力强。
这两大业务的毛利率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共同推动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回升至13.47%,同比提升1.96个百分点,为近四年同期新高。
在半年报发布的次日,歌尔股份发布子公司歌尔光学筹划股权交易的公告,歌尔光学拟以向交易对方增发股份的方式收购上海奥来100%股权。具体增发股份数量将根据标的公司审计评估结果确定,预计交易完成后,上海奥来原股东(宁波舜宇奥来技术有限公司)将持有歌尔光学约1/3的股权;歌尔光学原股东(包括歌尔股份)将持有剩余约2/3的股权,其中歌尔股份仍为第一大股东,但持股比例可能降至50%以下。
对于此次交易,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上海奥来在光波导器件领域拥有成熟的晶圆级制造技术,如衍射光学元件DOE、表面浮雕光栅SRG,与歌尔光学在AR眼镜光学模组的研发形成互补,可快速提升其在超轻薄AR显示方案上的竞争力。
此外,上海奥来已建成年产200万片光波导晶圆的产线,通过本次交易,歌尔光学可直接获取该产能,缩短AI智能眼镜等产品的量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