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意大利副总理嘲讽法国总统动不动就想出兵乌克兰:“如果你想去的话,就去那里吧。戴上

意大利副总理嘲讽法国总统动不动就想出兵乌克兰:“如果你想去的话,就去那里吧。戴上头盔,穿上夹克,带上步枪,去乌克兰吧。” 欧洲的政坛最近热闹得像一出荒诞剧,主角是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前者用米兰方言甩出一句“滚远点”,后者则被建议“亲自扛枪上乌克兰前线”。  这场嘴仗看似是个人恩怨,实则撕开了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裂痕,连外交礼仪都懒得装了。 萨尔维尼的嘲讽可不是临时起意,这位以“政治挑衅”闻名的右翼政客,早就给马克龙贴过“疯子”标签,指责他“把欧洲拖进战争泥潭”。   但这次的火药味格外浓,因为马克龙近期在华盛顿与特朗普、泽连斯基会晤后,再次鼓吹“欧洲应向乌克兰派驻威慑部队”,甚至声称冲突结束后乌克兰需要“西方地面部队”。   萨尔维尼的回应堪称行为艺术:他对着镜头比划戴头盔、端步枪的动作,还不忘补刀“法国人根本不会跟你去”。   巴黎的反应也快,抗议言论“不可接受”,但意大利政府却沉默以对,只剩联盟党的议员继续拱火:“让特朗普去调停吧,欧洲军队纯属马克龙的幻想”。 这场闹剧背后,是欧洲的集体焦虑,马克龙坚持“战略自主”,想靠“志愿联盟”给欧洲挣点话语权,可现实呢? 德国宪法禁止海外派兵,意大利也不愿意,连英国都只敢喊口号。 萨尔维尼的嘲讽虽然粗俗,却戳中了一个真相:欧洲的“团结”在俄罗斯的钢铁洪流面前,脆弱得像张窗户纸。 法意分歧还暴露了欧洲的“身份危机”,马克龙想当“欧洲领袖”,可梅洛尼政府更信任特朗普的调解,萨尔维尼甚至公开称赞他“让普京和泽连斯基回到谈判桌”。 这种“信美国不信邻居”的心态,让欧盟夹在其中愈得不到重视。   更微妙的是,萨尔维尼与法国极右翼勒庞、俄罗斯执政党都曾关系密切,尽管俄乌冲突后他收敛了亲俄言论,但骨子里仍认为“与普京对话比派兵实际”,这种立场差异,注定法意连表面和谐都难维持。 此外,俄方的反应也耐人寻味,莫斯科一边警告“西方驻军等同占领”,一边却暗示“未来和平协议需双向安全保障”,显然,俄罗斯早看透了欧洲的分裂,甚至可能借此分化欧美。  而美国的态度更让欧洲尴尬:嘴上支持,背地里却嘲讽英法的计划是“作秀”,还单独与俄乌密谈,把欧盟晾在一边。 这场风波或许会以“外交降温”收场,但它留给欧洲的教训远比想象中深刻。  如今的欧洲就像个纠结的巨人,既想挣脱美国的襁褓,又怕俄罗斯的拳头,最后连自己的手脚都协调不了,萨尔维尼的粗鲁台词,不过是把这场荒诞剧的剧本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