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波兰总统火力全开:为纳粹帮凶摇旗的乌克兰人,60 人驱逐没商量!   在国际政治

波兰总统火力全开:为纳粹帮凶摇旗的乌克兰人,60 人驱逐没商量!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桩因历史敏感问题引发的外交风波吸引了众人目光。波兰国内一场说唱音乐会,竟成了波乌关系紧张升级的导火索。   在华沙举办的这场音乐会上,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一群观众公然挥舞着乌克兰起义军(UPA)的旗帜。要知道,UPA在二战期间可是参与了对波兰人的种族清洗,据相关资料显示,约12万波兰人在其暴行下丧生。   这一组织在波兰民众心中,是罪恶与血腥的代名词,其旗帜的出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波兰社会掀起轩然大波,也将波兰与乌克兰之间长期存在的历史矛盾,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波兰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得知此事后,极为愤怒。当地时间8月6日,纳夫罗茨基刚刚在国民议会宣誓就职,正式开启为期5年的总统任期。   这位42岁的历史学家出身的总统,在面对这一伤害波兰民族感情的事件时,立场坚定且强硬。他公开表示,任何参与美化斯捷潘·班德拉等乌克兰纳粹合作者行为的乌克兰人都应受到起诉,在波兰,这种行为绝无立足之地。   对于波兰人民而言,二战期间遭受UPA迫害的那段历史,是民族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是一道深深的伤疤。   如今看到象征着罪恶的旗帜在本国土地上招摇,怎能不让人义愤填膺,而总统纳夫罗茨基的表态,也正是说出了广大波兰民众的心声。   波兰政府迅速对这一事件做出反应,启动了对60余名外国人(其中多数为乌克兰人)的驱逐程序。这一举措清晰地向外界传达出波兰政府维护国家尊严、捍卫民族感情的坚决态度,绝不姑息任何美化纳粹合作者的行径。   然而事态并未就此平息。就在驱逐程序启动后不久,又一起令人愤慨的事件发生了。   一名17岁的乌克兰少年在华沙和弗罗茨瓦夫的建筑物及纪念碑上,涂抹乌克兰新纳粹旗帜,甚至在纪念波兰联合进步联盟遇难者的纪念碑上刻下“荣耀属于联合进步联盟”的字样。   这无疑是对波兰人民情感的又一次严重伤害,也是对波兰国家尊严的公然挑衅。   在处理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波兰政府内部出现了不同观点。总统纳夫罗茨基认为,乌克兰在历史教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对斯捷潘·班德拉和UPA等纳粹合作者的历史描述不准确,致使乌克兰民众对这些人所犯下的暴行缺乏正确认知,进而出现美化他们的现象。   而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则将此次事件归咎于莫斯科,称该嫌疑人可能是被俄罗斯“招募”来实施“破坏活动”的,目的是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破坏波兰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   这两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不仅反映出波兰政府内部对事件解读的差异,也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波兰与乌克兰之间在历史问题上的矛盾,由来已久,积怨颇深。早在2010年1月,乌克兰政府举行仪式,追授班德拉为“乌克兰英雄”,这一行为当即引发波兰的强烈抗议。   在波兰人眼中,班德拉领导的组织在二战期间对波兰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是种族灭绝的刽子手,将其奉为英雄简直是颠倒黑白。   但乌克兰出于反对苏联、反对俄罗斯的政治利益考量,对班德拉进行高调美化与纪念,这种基于不同立场对历史人物的巨大认知差异,成为两国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   2019年,波兰普热梅希尔市决定将一条以乌克兰民族英雄科齐洛夫斯基命名的街道改名,再度引发外交风波。波兰议员揭露,1941年这位主教曾称希特勒是“乌克兰人民的解放者”,1943年还公开为纳粹军队祝福。   消息传出后,乌克兰方面反应激烈,利沃夫市长甚至威胁要拆除当地波兰著名诗人纪念碑作为报复,乌克兰大使馆也指责波兰“歪曲事实”。   从这些过往事件不难看出,波兰与乌克兰在历史认知上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升级。   再看近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的第2038号法案,将二战结束后将乌克兰人从东波兰赶走的事儿定性为犯罪。   这一法案的出台,被外界普遍视为乌克兰对波兰在沃伦惨案问题上持续施压的回应。波兰始终认为沃伦事件是种族灭绝,而乌克兰方面却一直未正式承认。泽连斯基的这一举措,无疑是给本就紧张的波乌关系火上浇油,使得两国关系愈发剑拔弩张。   从此次波兰因音乐会事件驱逐相关乌克兰人,以及过往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诸多纷争可以看出,历史问题对波兰与乌克兰的关系影响深远。   两国间的历史矛盾若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将持续阻碍双边关系的正常发展,甚至可能对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威胁。   波兰在此次事件中的强硬举措,不仅是对个别事件的处理,更反映出其对自身历史尊严的坚定捍卫,以及对乌克兰在历史问题上错误态度的强烈不满。